賴正義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第五章 分離式教育制度的優點

第五章 分離式教育制度的優點


建立五育均衡的環境

  兩千多年前,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就已是孔夫子的兩大教育理念。時至今日,這教育理念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

  最近數年來,在熱心人士積極奔波下,廣設學校、開闢多元進修管道,已成為教育部推動有教無類的重要政策,其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只是,達成「人人有書讀」之後,至於讀什麼書,關心的人似乎就不多了!

  因材施教理念的推動,一直未見有具體可行的措施

  「廣設高中大學」的推動,是諸多新教改案中,影響當今教育生態最鉅者之一。

  然而,新增大學科系的性質與高職教育無法銜接,高職生的進階學習,最後還是回歸至一般大學。不只是與高職生原有的興趣格格不入,更因「萬流歸於一宗」,每個學生所學類似或重疊,而浪費國家的教育資源。

  舉例而言,除了學生來源的差異外,目前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等技職大學所設的科系,與一般大學最大的差異在哪裡?

  就在於,技職大學的科系名稱,比一般大學多了「技術」兩個字而已。

  一般大學的電子、化工系,到了技職大學,就改成電子、化工「技術」系。好像冠上「技術」這兩字,就達到基礎理論與實務技術分流的目的了,至於兩者的師資來源、授課內容、研究項目,則相去不遠。

  以一位剛獲得博、碩士學位而毫無實務經驗的老師,或許可整編文獻資料,教教以理論為導向的一般大學生,但如何傳授「實務經驗」給以技術為主的技職大學生呢?結果,一般大學與技職大學成了一模一樣的「孿生子」

  「廣設高中大學」的構想,雖未改善技職生的因材施教,還不致於破壞現行教育理念。有些新教改方案,卻嚴重地與因材施教的理念背道而馳。

  由於,當前教育不能均衡五育發展,獨獨強調智育,往往培養出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或是不愛讀書的「安公子」。除了書呆子或安公子外,一般學子的五育訓練,也相當失衡,屢屢遭到各界人士的詬病。

  「為什麼學生只重視智育?」有人費心思索到失眠。

  「啊!原來升學只考慮智育成績嘛!」有如發現新大陸般的興奮!

  為了改善上述缺失,於是興致勃勃地提議,以學校的五育成績,作為升學參考指標,強迫學校、家長與學生,建立五育並重的觀念。

  在教育部規劃的多元入學方式中,自學案、申請制與推薦甄選制等,都相當重視學生們在校園內的活動參與,社團表現、藝能競賽、班級服務。即使是,選擇基本學力測驗入學者,學校也會參考學生在上述項目的表現,注重學生的人際交往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梧鼠五技而窮

  正如前面所言,社會已愈來愈多變、多元,單純的士農工商社會,早就演變成三百六十五行,甚至是千千萬萬行了。為了配合社會的變遷,咱們的教育體制,當然也須因勢修正,讓每個資質不同的人都有學習、發揮的機會,以免造成懷才不遇的人間大悲劇。

  這道理淺顯易知,只是當前推動五育並重,改變獨尊智育的做法,似乎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敢問看官,假設你是位天生短跑好手,擁有一雙超強彈跳能力的腿,還有一雙平凡投擲能力的手,這時,教練應該讓你全心全力專攻短跑技巧呢?還是,要你也練習其他項目的技巧,準備成為十項全能的選手呢?何者才能讓你出類拔萃、蜚聲國際呢?

  「當然不是十項全能的選手!」

  同理,何苦要每位學子都須五育並重呢?

  當然啦,如果能力許可的話,誰不如此盼期!

  試想,哪個男人不想成為台灣的「政壇大帥哥」,身材高、外貌帥、學歷佳、運動好、口才溜、成就大。或是像美國的「空中飛人」喬丹先生一樣,「會切會投還會蓋」(對不起,盜用一下趙寧教授對作者的評語)。

  不幸的是,絕大多數的人,根本無法獲得造物者這般「關愛的眼神」。終其一生,只要能得到其中一項長處,就是天之驕子了。

  衡諸事實,五育並重的要求是否太沉重?太殘酷了

  更何況,對一位想擁有一技之長的學生,社團成績跟專業的學習能力有何相干?

  立志成為一位克盡職守的土木工程師,只要數學、物理強,何必要會唱歌、跳舞、能言善道?又不是想出馬競選總統!強調五育並重的取才方式,有可能讓一位木訥但數理強的學生,錯過成為優秀工程師的機會。

  強迫每個資質相異者,都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結果會像梧鼠一般,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遊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五技而窮。

  此外,將五育的成績列為升學參考指標,雖能加強學生對五育的重視,但是,學生只是將它視為「升學科目」,應付了事罷了!

  實質上,對於學生的身心發展,究竟有多大影響,蠻值得商榷的。「未蒙其利,先蒙其害」,眼前的結果是,增加了升學科目,也增加了學生負擔。

  要破除學生獨尊智育的做法,不是強迫所有學生要五育並重,而是讓學校的性質多元化。降低以智育為主的學校所佔的比例,使智育弱但其他四育強的學生,同樣有出頭天的機會。經過一段時日,五育自然而然就會均衡發展了!

  因此,拙見認為,所謂五育並重,應該是指學習的環境,而不是個人的學習

  作者舉雙手、雙腳贊同,學習環境的設計、規劃不應獨尊智育,應以五育並重為原則。學校要廣開德、智、體、群、美等相關課程,要充實相關教學設施,提供學生學習的機會。甚至列為必修科目,讓學生不要死讀書即可,還要挪點時間,去發覺自我的興趣,期望培養出有科技、人文素養的國民。

  分離式教育制度主張,廣設學校以達有教無類,廣設課程以達因材施教、五育並重。至於國民專業能力的鑑定,則僅測驗其專業知能,而不考量其他無關的條件,故能改善上述的缺失。
 

改善輟學問題

  「上國中最怕的是什麼?」

  「害怕學長會打人!」一群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回答。

  可見,校園暴力所衍生的恐懼感,已成了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走出校園,青少年問題依然嚴重!

  吸毒、飆車、竊搶、賣淫、聚眾凌虐等情事,層出不窮。

  曾有人投書:「根據筆者在青少年犯罪的第一教育現場,即少年觀護所的接觸個案中,發現一個共通的事實:這些青少年犯百分之百來自各國中放牛班;百分之八十來自雙親離異、或單親家庭,以及經濟弱勢之家庭,並多是父母為勞力階級者。

  可見,青少年問題,不只是家庭、社會所造成的,教育也是重要的因素。

  眾多青少年問題中,輟學是一相當嚴重的現象,中途輟學學生的數量,年年有增無減。由於,輟學的青少年無一技之長,終日游手好閒,往往成群結夥抽菸、吸安、遊蕩。為了支付開銷,可能淪為雛妓、小流氓,終至犯罪。

  為了找回這些中輟生,避免他們走入歧途,各級政府使出了剛柔並濟的手段。

  教育部,除強調學校不能拒絕中輟生復學外,也要求學校在寒暑假實施補救教學,並讓中輟生參加國中技藝教育方案。地方縣市政府,則要求各鄉鎮市公所落實「強迫入學條例」的規定,處分未讓子女上學的父母。

  在各級政府處心積慮推動下,這些措施的成效究竟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下面兩則新聞報導:

  八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為徹底解決青少年問題,教育部決定要找回萬名中輟學生,但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卻異口同聲感嘆中輟生找回不易,即使千辛萬苦找回來了,要好好輔導更難。很多學校擔心中輟生回到學校,會把其他孩子帶出去,根本不願意中輟生回學校,好不容易把孩子找回學校,學校老師又冷言冷語,讓這些小孩待不下去。教育部的措施根本是亡羊補牢,沒有學校、家庭、社會的配套措施,老師不友善、同學用異樣眼光對待,加上校外不良份子引誘,浪子回校未必回頭。

  八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台北縣議員質詢,縣府教育經費佔全縣總預算二分之一強,光是輔導中輟學生項目就有五千多萬元經費,結果只找回兩百多人。平均每找回一名中輟學生返校上課,並施以輔導,就要花近廿萬元,成本太高,成效更是不彰。

  或許,由此即可略知一二。

    歡歡喜喜來上學

  根據調查,輟學的原因有四成多與學校有關,約三成是家庭因素,一成五是社會因素,其他則為身體殘障、疾病、結婚等因素。換句話說,輟學的主因是對學習不感興趣,也就是教育專家所謂的「低學業成就感」。

  因此,要有效降低輟學生的數目,首先必須從學校的改革著手,讓學生「歡歡喜喜」來上學。

  在分離式教育制度下,課程可以多元化,教學可以活潑化,學生可以選讀喜歡的科目,學生的學習就像在看電視、看漫畫、郊遊一般的輕鬆有趣。分離式教育制度能使願意接受教育的學生,心向學校,樂於學習。

  對於不願接受教育「污染」的國民,又該如何處置呢?

  根據現行「國民教育法」和「強迫入學條例」,六歲到十五歲的國民,接受國民教育是「義務」而非「權利」。違反規定者,經勸導無效後,可連續每次處新台幣三百元罰鍰,直到學童恢復就學為止,家長若逾期不繳罰鍰,還可以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依據規定,適齡國民只有在殘障、疾病、發育不良、性格或行為異常,經公立醫療機構證明,已經達到不能入學程度,才可以經地方強迫入學委員會核定後暫緩入學。

  至於,想在家自行教育,必須是智能不足、肢體殘障、性格或行為異常,並取得地方強迫入學委員會同意。

  可是,

  「現行的僵化教育體制,能教給我們下一代什麼呢?

  「對國內填鴨式教育失望的有錢家長,可以移民出國,把孩子送到國外唸書,那我們這些中產家庭的家長,難到不能自己教育自己的子女嗎?

  「在『伊甸家園』可以讓孩子學習有用的實務,在學校所學的都是和生活脫節,孩子只知道比分數,根本沒有生活自理的能力,難道這是普天下父母所希望的子女嗎?

  這是民國八十六年五月,錫安教徒拒絕讓孩子上學時,一位媽媽的內心話。

  強迫國民接受基礎教育,是多數國家共同的教育政策。只是,這種情況有點像,喝牛奶雖然有益身體,但是以法律強迫每人每天都要喝牛奶,一天不喝者就要受到處罰。這是合理、合情的做法嗎?

  難道說,學校才是最佳的教育場所嗎?

  想當年,發明大王愛迪生也是學校的棄嬰,但是,「在家上學」的教育方式,給了他往後的成就。

  王雲五先生自修苦讀,還不是照樣成為大師;「現代武訓」王貫英先生,「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他們的胸懷與成功,難道是學校造就出來的嗎?

  在美國,「在家上學」原本不被認定,但一九九三年的一場立法爭戰,父母一手包辦子女教育的制度,終於在全美五十州合法化。影響所及,目前,全美有一、二百萬年輕學子在家受教。

  逼迫無心向學的國民上學,有何意義?

  以強迫入學手段,根本無法解決輟學問題。將他們關在學校裡,不只他受害,周遭相關的人也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因此,除了以豐富的課程,活潑的教學,來吸引年輕學子的向學心外,分離式教育也主張,除國小的義務教育外,不以法律來強迫國民入學讀書。如此,才能解決青少年輟學的問題!
 

降低失業率

  「高學歷、高失業率!」

  「失業再創高峰!」

  攤開最近幾年的報紙,常可看到這些怵目驚心的標題。

  一、二十年前,前往國外留學,常被稱為是出國「鍍金」,只要拿到博、碩士學位,可說是飛上枝頭的鳳凰,是就業市場上的寵兒,前途一片光明。

  而今,媚力不再、光環已退,高學歷的文憑,不再是就業市場的金卡。博、碩士不

僅不是枝頭上的鳳凰,還可能是夕陽下的昏鴉。

  鳳凰成昏鴉,失去了良木可棲!

  尋,尋,覓,覓,曠野中能有一棵槎枒老樹可棲,那可就要謝天謝地了。

  若是尋不著良木,也覓不到槎枒老樹時,為了餬口,為了家計,管它是不是朽木,也只好先佔了再說。

  數年前,台中縣教育局舉辦的國小代課教師甄選,報考資格是高中職以上程度,結果四百人中,大學程度以上的有二百七十人,其中不乏碩士者。無獨有偶,其他縣市也是如此,雲林縣也有九位碩士參加國小代課教師的甄試;高雄縣則有六人報考國小教師甄試,二人報考代課教師。

  「雖不滿意,尚可接受」,碩士當國小代課教師,可是件相當稱職的工作。曾在報紙上看到過,基隆市進用清潔隊員時,還出現具有研究所學歷者前往應徵。雖然,這可能是極少數的特例,但不少機關裡,早有大專畢業生當工友的案例。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職業也是不分貴賤,只要自覺愜意即可。如果是出自於心甘情願,碩士當小學代課老師,當清潔隊員,大專生當工友,又有何不可呢?

  我有一位朋友,雖然找到一個「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卻因為過不慣暮氣沉沉、朝九晚五的公務員生活,費了一番手腳,終於成為「事多、錢少、離家近」

國小老師。面對活潑天真的民族幼苗,他可教得挺起勁的,天天笑口常開。

  最怕的是,迫於無奈,才降格以求、學非所用,將來一定是邊做邊抱怨。既然心不在此,上班自然成了一種折磨,身心受創,效率不彰,是個人,也是國家的損失。

  「騎驢看馬」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節節上升的失業率,不少人想當個領基本工資的臨時工都很難,只好舉布條、上街頭、蛋洗政府機關或領失業救濟金。

    失業的原因

  嚴重的失業問題,已不是個人溫飽的問題,而是社會安穩、國家安全的問題了

  俗語說:「家和萬事興」,賴子曰:「沒錢家不和」。嚴重的失業問題如果處置不當的話,會使無以為炊的家庭容易破碎,也可能有些善良老百姓會被逼上梁山,挺而走險,導致社會不安,國家不保。

  這絕非是作者無病呻吟,危言聳聽,杞人憂天。

  造成失業的最主要原因,當然是工作機會的減少。

  近年來,國內不少新興的企業集團,透過各種管道,募集龐大資金,盲目地擴張企業版圖,並從事投機性的事業。

  這些全靠借貸來打腫臉充胖子的泡沫集團,太平盛世時還能呼風喚雨,一旦面臨經濟不景氣,就現出三腳貓的原貌,積欠一屁股債,泡沫立刻化為無形。惹出風暴的這些企業主,照樣天天吃香喝辣的,倒霉的是,受雇員工和市井小民。

  其次是,政府精簡及公營事業民營化。

  在百業蕭條,人民嗷嗷待哺的情況下,政府不思如何增加工作機會,反而採取人事精簡及民營化政策,無疑是火上加油、雪上加霜的做法。

  在人際關係愈趨複雜,公共事務日益龐大,政府機能必須強化的時刻,政府要精簡嗎?作者有一百個理由說:「不」。由於篇幅有限,主題不合,無法在此詳談,希望能在作者的下一本拙著「寧不為公務員」中,暢所欲言。

  除了上述原因外,國內不良的教育制度也難辭其咎

  身處瞬息萬變的國際化社會,是需要多樣化的專業知識,才能提高競爭力,才能免於失業,也才能具備開創事業的能力。

  只可惜,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校的教育內容過於單一、窄化、不切實際,學生欠缺應變能力,失業後轉業的能力也不足。

     培養不會失業的能力

  分離式教育制度主張,採用彈性多元的學制,廣設不同性質的學校,廣開各式各樣的課程,廣徵三教九流的師資,培養學生「不怕失業,不會失業」的能力,可有效解決失業的問題。

  目前,學生修業時間、修課學分大都受到限制。除了少數資優生外,擁有高學歷者,尤其是博、碩士,從畢業、服役,再進入社會工作時,幾乎都已年近三十。工作不久即準備進入洞房、早生貴子,成家後,為了家計,大都缺乏創業的企圖心。

  由於,國內產業技術一直未能提升,博、碩士就業機會不多。在缺乏實務經驗,又不願屈就下,就產生「高學歷,高失業率」的問題。

  此外,現行教育制度是一條單軌的不歸路,近來,雖稍有改善,但依然變化不大。

  學生被強迫分發至某一科系後,就確定了他的專長,一輩子以此為生。畢業後,若遇上該行業不景氣,或成為夕陽行業時,在欠缺回流管道以建立其它專長下,就只好淪為失業族的一員。

  採用彈性多元的學制,可改善上述缺點

  當前技職大學院校過少,且其屬性與一般大學雷同,偏重理論教學與研究,眛於實務技術探討。

  近年來,政府雖為提高競爭力而致力於產業升級,但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所亟需的仍是技術人員,而非研究人才。在人才供需各彈各調下,產業界找不到所需人才,教育界培養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因而產生嚴重的失業問題。

  廣設不同性質的學校,可改善上述缺點

  在現行體制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前前後後花了十二年的黃金歲月,讀些什麼?「國、英、數、自然、社會」等基礎學科是也!除了升學之用外,這些基礎學科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助益,可說是微乎其微。

  另外,現行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過於僵化。

  有些科系在社會上的需求量非常低,雖然,教育部已考量到畢業生的就業機會,而縮減這些科系的招生名額,但縮減幅度終屬有限。不少人為了一張高等教育的文憑,還是硬著頭皮去唸,文憑雖然到手,卻也造成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廣開各式各樣的課程,可改善上述缺點

  由於崇尚文憑,目前大學進用老師,幾乎以學歷為最優先考量。

  很多年輕小伙子,畢業服役後,便找個國外名校鍍金去也,回國即進入大學執教。這些絲毫沒有實務經驗的「學者」,只能開些理論課程,對於實務課程則是「沒法度」。被調教出來的學生,一入社會,常發覺理論與實際有段距離,不知如何學以致用,而

增加求職的困難。

  廣徵三教九流的師資,可改善上述缺點


善用民間資金

  「生雞蛋無,放雞屎有」!設學校、辦教育,不是生產商品的製造業,也不是銷售商品的服務業,是一種花大錢卻不易賺錢的事業。

  依據憲法規定,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每年均須編列龐大的教育預算,分別高達總預算的百分之十五至三十五。如果把這筆錢省下來,老百姓的稅賦負擔必定減輕不少。但是,為了提升國民素質,提高國家競爭力,也只好榨取民脂民膏,投入教育的無底洞。

  辦教育要花多少錢呢?

  舉個例讓各位讀者瞧瞧。

  八十六年九月八日報紙報導:

  由立法院教育文化改革聯盟、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四一教育改造聯盟等單位合辦的第五次民間團體教育會議七日落幕,提出的教改項目包括實施幼教教育券、中小學小班制、中小學小校制、增加高中就學機會、增加大學就學機會、改進教育學程、提高教師編制、教師聘任改革、提昇教師素質、實施教師進修券、中小學教科書改革、採購全球教育資源、提高教育品質投資、發展家長組織、兩性平等教育、民間興學、中途學校、補救教學、國中嚴重犯過學生輔導、身心障礙教育改革、原住民教育與偏遠教育扶助等二十二項。若大略統計教改團體估算的教改所需經費數額,第一年即需要約二千億元左右。

  一年二千億元,夠嚇人吧!

  由於台灣地區的解嚴,加上台海兩岸軍事對峙較為緩和,國防預算的編列已明顯降低;相對的,在教改熱潮中,教育所獲得的資源則驟增不少

  以前,國難當頭時,任何事都要精打細算,「一元當做兩元用」,但求最佳效益。如今,國家由窮變富,「共匪與台胞也都快成了同路人」,做起事來爽快多了,何必還要「算盤彈到要死」,斤斤計較呢!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給了上等的池上米,就能保證吃到又香又Q的飯嗎?巧婦能,如果是「阿匹婆」或「開喜婆婆」,那可就要碰碰運氣了!

  過慣清貧日子的教育界,就像個暴發的股票族,「手上有鈔票,心中無打算」。但是,「有錢堪用直須用,莫待無錢空遺憾」,只好,努力花錢,盡情「血拼」了。

  例如,有些學校藉此大興土木,改建校舍、校門、廁所、司令台等,力求美侖美奐,並請長官題字留名。對於會影響學生視力的照明設備及其費用支出,反而興趣缺缺,至於,軟體設施的投資,也是相形見絀。

  錢多了,對教育品質的提升有益嗎?這可未必!

  就像政府各機關,為了下年度的預算不被刪減,只好每年浮編預算。為消化預算,達成高執行率,上司下屬沆瀣一氣,拼命報銷,不知浪費了多少公帑!

    發揮錢的價值

  近年來,政府為了因應經濟自由化、國際化,以及為了提高國家財政運用的靈活度,修改了憲法規定教科文預算的最低下限。此舉引起了軒然大波,關心教育事務的人士,發動了全國性的「九二七搶救教科文預算」運動,再度讓博愛特區不得安寧。

  到底要不要保障教科文預算的最低下限?

  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立場來看待此事,自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難以評定。

  既然憲法規定,國民有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國家當然有責興辦教育,以符合憲法的要求。但是,國家就必須統包所有教育事業的興辦嗎

  當教育事業的規模不是很龐大時,國家或許還有能力來統包。然而,在「廣設學校」口號響徹雲霄之際,政府就必須詳細評估其可行性。總不能在「獨尊教育」下,忽視了其他項目的投資與建設,因而犧牲人民的福祉,阻礙國家的發展。

  分離式教育制度主張,政府應積極開辦公立學校,提供免費或低廉的教育,也應鼓勵民間興學,提供多元的教育,滿足國民多樣的需求。

  姑且不談教育品質的提升,民間興學的另一優點是,可善用民間充裕的游資

  經過四、五十年的生聚教訓,台灣以「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經濟奇蹟創造出「淹腳目」的新台幣,長期勤儉持家的人民,面對一疊疊的血汗錢,還真的束手無措,不知如何理財是好!只好放到銀行生利息。

  當銀行的大型金庫再也裝不下鈔票時,民間累積的龐大資金無處可去,於是,在少數有心人的點火煽風下,房地產成了致富的商品。價碼節節上升的房地產,雖然成就了不少富可敵國的商賈,卻也使多數的升斗小民,窮其一生,成為「屋奴」。

  時至今日,除了房地產外,更不乏可投機致富的「新商品」。

  在一年的薪水抵不過幾個「漲停板」之下,上號子取代了上班,幾乎全民玩起金錢遊戲,政府也樂當組頭,坐收高利。殺進殺出的資金,造成不穩定的經濟,也形成泡沫式的經濟,泡沫變大時,萬民歡騰,變小或破滅時,則引爆金融危機,處處可見家破人亡的慘狀。

  鼓勵民間興學,可讓民間的游資投入正途,發揮「錢」的真正價值

  當教育吸收民間的巨資後,再也沒有充斥的游資,可以拿來炒作股票、房地產等投機性商品。投機致富風氣稍斂,人民才願重回工作崗位,以上一代「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創造真實的經濟成果。

  有穩定的經濟,才會有安定的社會。


培養生涯規劃能力

  記得高中時,曾在報紙上看過一篇小說,描寫一位品學兼優的年輕學子,從小學到大學,讀書、升學是他生活的重點,也是追求的唯一目標。大學畢業後,在親友的殷殷期望下,負笈國外,教室、圖書館、實驗室與寢室成了他生活的空間,數年後,終於拿到名校的博士學位。就在獲得學位的第二天,他躺在幽暗的寢室,發覺想追求的人生目標都已完成,對未來生活的徬徨與失落,讓他決定放棄,不再有何意義的生命。

  或許這是一篇杜撰虛構的小說,但是,在現今社會中,卻可見到小說中的主角。

  當前的教育制度,給了學子唯一的道路,

          也使他們變得異常懶惰!

  一成不變的公式化學涯,讓小說中的不幸,成真!

  從幼稚園或小學開始,台灣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並未受到太多「旁門左道」東西的影響或衝擊。僵硬的教育環境,根本不給學生學習「規畫人生旅程」的機會,以及學習獨立思考的機會。

  走完義務教育之路,橫在學子面前的,就只有:「狹窄」的升高中大學的「陽關大道」,和「寬廣」的讀技職教育的「羊腸小徑」。

  面對叉路,學生無權抉擇,因為分數替他們作主。學生不必學習人生規劃,只要懂得斤斤計較分數即可。

  要爭取分數,就必須「尊重」教科書的權威,字裡行間的旨意與順序,容不得學生的質疑和挑戰。

  「按牌理出牌」的學生,是學校的好學生,是考場的勝利者;具有「逆向思考」的學子,則是學校與考場的叛徒與棄嬰。學生不必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要懂得如何照本宣科即可。

  其次,為了讓子女在激烈的升學肉搏戰中,全力以赴,大獲全勝,家長也樂意權充堅強的後盾。「飯來張口,錢來伸手」,呵護備至,孩子只要專心讀書即可,其他全讓老爸老媽來拖磨。

  在這種教育制度以及父母心態下,多數年輕學子不需要去思索,自己有那些升學科目之外的興趣和潛能,也不需要去煩惱,日常生活裡到底要面臨那些事務。甚至,到了及將成為「社會人」的大學、研究所階段,心智還未成熟,依然是生活低能兒,對未來的人生仍然漠不關心。

  現代年輕人真的是茫然的一群?

  青輔會曾在一項「青年生活需求與態度」調查研究中發現,這些受訪的年輕人對自己未來感到茫然,對國家社會則患了社會冷漠感症候群。在「有沒有生涯計畫」的答題上,有百分之四十五表示已有計畫,而沒有計畫的原因則有「現在想還太早」、「對目前狀況尚稱滿意」、「世事多變,自己做不了決定」。

  事實上,不只在學的學子,或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連年近不惑的成人,也常不知,甚至不願去規畫美好的人生。

  步入職場,能遇到貴人相助,或得到伯樂相識,而得意於職場的,畢竟是極其幸運的少數人。

  一般而言,在職場打滾多年以後,多數人是抱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工作態度。有時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每天懷著一顆受傷的心,去忍受上班的煎熬。想換個工作環境嘛,或轉行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卻感「心有餘,力不足」,想歸想,始終不敢付諸於行動。

  這一切都要怪罪於,以前受過的教育,從未培養他們「生涯規劃」的能力

     開闢自己的道路

   在這新的時代裡,許多傳統的觀念已不合時宜。活在這多變的社會,每個人必須揚棄一些過時的心態,才能配合時代的脈動。

  例如,三、四十年前,一般人的生活歷程大致是:

  完成學校教育後,進入社會謀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於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退休後即離開職場,在家養老或含飴弄孫。

  如今,這種生活型態已起了明顯變化。

  有人不願教育與工作涇渭分明,工作仍不忘充電,追求充實的生活。

  有人不願一生固守一份工作,換工作就像換衣服,追求多彩的生活。

  有人不願成為工作的奴隸,正值壯年即離開職場,追求快樂的生活。

  有人不願退休後走入家庭,規畫工作上的第二春,追求自我的生活。

  為了培養國民規畫生涯的能力,分離式教育制度主張,學制富彈性,課程多元化,並採學分制,每位學子依其資質、需要,規畫自我的生涯

  在分離式教育制度下,除小學是在同一年齡入校外,每位國民可視其情況,適時進入其他各級教育學習。因此,在學習道路上,每位國民不再是盲目地,隨著別人的腳步而前進,必須從小學就開始開闢自己的道路。

  富彈性的學制允許每位國民,可以選擇半工半讀,或是先工作再讀書,甚至於可以不接受小學以外的教育。

  由於沒有入學考試,學生不用再死讀以往的升學科目。多元化的課程,可活潑課程內容,可使學生接受到許多不同的資訊,如人生哲學、生涯規劃等,因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建立思考、判斷等能力。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不一定保證會成功。在多元、多變的社會裡,小時候的生涯規劃不一定合宜,必須加以修正,或是全盤重新規劃。「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分離式教育制度提供具交流、回流等功能的學習管道,可讓走錯路、入錯行的人,有回頭的機會與能力。

  總之,分離式教育制度能導正當前僵硬的教育,使每位國民能自然而然地培養出「生涯規劃」的能力。


打通技職升學管道

  想升高中的學生比較多?

  還是升高職、五專的比較多?

  或許,大部份的人會選擇前者。

  但是,事實可能讓人出乎意料!

  教育部曾完成一項「國中生升學意願調查」,其結果顯示,國三學生升高職、五專的意願,竟然比升普通高中的意願,高出十六個百分點,但是,參加高中聯招仍是國三學生的優先考慮。顯然,國中生的升學意願,和家長、老師的要求不盡相同。

  長期以來,社會、家長、老師,以及學生,都將技職教育列為「次等教育」。造成此種觀念的因素很多,其主因為,高等技職教育的升學管道過於狹隘,使得「一流學生」不願選擇技職教育。加上,社會上普遍存在「重理論,輕技術」的觀念,總認為當「黑手」的藍領階級,比不上「坐辦公室」的白領階級。

  技職教育,長期無法得到合理的教育資源,造成了當前技職教育形象的嚴重變形。

  某一專科學校的輔導室人員曾說,該校學生最大的困擾便是,社會對於技職教育學生的輕視,致使他們相當後悔選擇進入專科就讀。

  為了擺脫「次等」的標籤,走入技職體系的學生,一有機會,大都會轉往大學之路。因此,每年總是會有十幾萬的高職、五專畢業生,參加大學的插班考試,佔大學插班考總人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這個現象,不但扭曲了技職教育的目標,更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也讓具有職業性向的學生,無法專心於職業技能的提升,而投入不見得適合自己性向、興趣的學術理論之路。

    職業證照換發學力證書

  為了扭轉國人對技職教育的既有印象,並打通技職體系的升學管道,民國八十六年,教育部制定了「職業證照換發同等學力證書」政策

  教育部期望這項政策,不但能肯定已持有各級證照之技術士對社會的貢獻,也能鼓舞目前已經在技職教育體系的學生,或正在考慮進入技職體系者。

  此項政策規定,在教育部辦理「專科學校、職業學校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時,凡已取得丙級技術士證照,且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者,或取得乙級技術士證照,且從事相關工作四年以上者,經審核通過後,分別取得高職或專科學校同等學力證明。此同等學力證明可以用來報考大學,技術學院和二專聯招,也可以參加專技人員高普考。

  八十七年九月十六日報紙報導:「根據教育部統計,去年到今年共辦理兩次相關學力鑑定作業,共計發出專科同等學力證明書約七千六百張,職校約兩千五百張,以此證明參加專技人員高普考者有二十七人。

  教育部指出,雖然,以同等學力報考專技人員高普考者不多,但是,對這些有一技之長的失學者而言,能獲得高職及專科學校的同等學力證明,可以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對他們在工作單位的升遷、調薪也有正面的影響。所以,教育部認為,此政策值得繼續辦理,而且,打算將目前僅受理的兩百多種職業同等學力鑑定,擴增鑑定職業種類。

  此項政策確實值得繼續辦理嗎?

  「當局者迷」,不妨讓咱們旁觀者來分析看看。

  首先,教育部規定,持有證照的技術士,經審查通過後,能以專科或高職畢業同

等學力報考大學、四年制技術學院和二專聯招。教育部希望這項新政,能為技職體系的升學管道,開闢另一條高速公路。

  但是,在入學招生方式不變,以及錄取名額不增或微增下,原本在升學考試科目方面就欠缺競爭力的技職生,又將如何在沉重的工作壓力下,能擊敗以升學為導向,全天候備考的正規高中畢業生呢?

  賴子曰:「虛華不實的理想,是種醜態百出的幻想」。

  開放持有職業證照者報考,只是增加每年入學考試的報考人數罷了,對於技職生的升學可沒有實質幫助。

  如果教育部夠「仁慈」的話,不妨大方一點,明文規定:「凡國中畢業者,工作滿五年即可給予高中同等學力証書,滿十年授予大學同等學力証書,滿十五年、二十年,分別贈予碩、博士同等學力証書」。

  皆大歡喜,何樂不為?

  俗語說:「久病成良醫」。不可否認,從「體驗」所衍生的「經驗」與「心得」,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知識」。

  但是,一位「泥水工」砌過的磚比「建築師」蓋過的房子還多時,就能保證他可以成為一位建築師了嗎?工作上的經驗與學術上的訓練,是有所差異的,這正是工匠

與工程師,畫匠與藝術家的分野所在。

    治本的良方

  工作滿五年的丙級技術士,是否就具有與高職畢業生同等的知能呢?

  五年的同一性質工作經驗,是否等同於三年的多樣高職課程呢?

  如果不等,教育部有權頒發「同等學力證明」嗎?

  值得商榷的!

  在教育部長去職,換人當家後,自知理虧的教育部,為了亡羊補牢,迅速地修正以職業證照直接換發同等學力證書的政策。

  教育部宣布,最快從八十八年開始,不能再以職業證照「直接」換發同等學力證書。民眾可選擇到學校選修十六個共同科目學分後,持證照、工作年資證明書及學分證明書提出申請,以資格審查審定之,或者選擇參加學力鑑定的筆試

  打通技職教育體系的升學管道,落實證照制度以提升工作技術及素質,是千真萬確的方向。但是,在推動的過程中,要小心翼翼地,不要受到旁門左道的影響而步入歧途,做出似是而非的舉止。

  分離式教育制度主張,廣設不同性質的學校,廣開各式各樣的課程,確實可打通技職升學管道,是治本的良方。

  雖然,教育部對技職教育政策已有所改善,但速度顯然不足。技職教育應該獲得更合理的教育資源,才能符合國人的期望,增加技職生適切發展的機會。讓技職生建立起信心,健康地面對社會,一路走得挺拔。

  當選讀技職的學生能誠心做到,是以「性向」的考量來取捨,而不是以「考試」的能力來區分時,技職教育就已成功地脫胎換骨了。

  如此,就能在高等教育體系中,達到技職教育與一般教育分庭抗禮,俱為「一流教育」的境界。


發揮文憑的功能

  在過去重士輕商的社會裡,「一張文憑闖江湖」或是「萬貫家財,不如文憑一張」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時至今日,文憑雖不再那麼值錢,依然是為官做事的必需品,少了它,就少了好多機會。

  例如,欠缺一博士文憑,想進大學教書,門都沒有。除非學校是你開的,或是,

我的爸爸是「××」。

  軍警單位用人,更是「唯文憑是問」!沒有大學文憑,想當軍官、警官,只好等為國為民犧牲後,用生命換取政府的「破格」與「追封」。

  其他各級政府機關中,何嘗不是如此?想要升官,設法取得更高階的文憑,是最快的捷徑之一,想靠工作上的優異表現,就請慢慢排隊吧!

  在這種「文憑至上」的環境裡,誰不高唱「文憑、文憑、我愛你!」

  既然,文憑是為官做事的必需品,那就熬個幾年,到學校弄一張,不就得了?

  事情若是這麼簡單易辦就好了!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文憑不是可自由買賣的商品,沒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本事與狠勁,只有望文憑而興嘆的份了。「物以稀為貴」,以量制價的控管,致使文憑價碼水漲船高。

  「文憑至上」以及「文憑難求」的不良後遺症,還真的不勝枚舉。

  為了擠進「文憑發放所」,花錢請槍手代考的事,確實是防不勝防,神聖的考場,往往成了各種高科技電子產品的競技場。民意代表或政府官員,遠赴海外「買文憑」的案例,也是屢有所聞,選舉期間,「假文憑」更是參選人制伏對手的秘密武器。

  此外,坊間也出現,以國外學校為號召的「外位內修」機構,所從事的業務可能是「一手交錢,一手拿文憑」的勾當。

     文憑通貨膨脹

   為了匡正國人對文憑的迷思,打破「文憑難求」的神話,教育部積極任事的表現,可是相當感人。

  除了推動上述的證照換文憑、增額錄取、大學學分班、在職碩士班等方案外,還陸續推出許多措施。茲舉數例報紙的報導於下:

  八十七年十月十日:「為促使高等教育學制彈性化,教育部在原有學位授予法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外,新增副學士學位,明定未來就讀專科學校、社區學院者修業期滿、成績合格者可得副學士學位。

  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補習教育法修正草案,未來民眾就讀高中、專科學校及大學等三級學校進修教育,修滿學分且成績及格者,將直接發給畢業證書,取得相當於高中、專科或大學的同等畢業資格。修正後的補習教育法已將學校附設的進修補習學校的「補習」字眼取消,教育部表示,進修教育除以一般教學方式施教外,也可以函授、廣播、電視、電腦網路(遠距教學)等方式辦理。

  八十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教育部部務會報昨天討論通過『社會教育機構推展終身教育辦法』草案,最快從下學期開始,國立社教機構就可以和大專校院合作辦理終身教育學分班,或自行開辦非學分班。學分班學生在修習期滿後由合作學校發給學分證明。教育部表示,國立社教機構典藏豐富,交通便捷,希望各社教機構能依其專業特性、相關設施,辦理各類終身教育課程,提供全民終身學習的機會,以提升國民素質。未來教室的定義不再只是在大學校園的幾尺見方,更可擴及到博物館,甚至音樂廳、國家劇院等場所。以後連聽幾場音樂會、看幾個畫展甚至看幾場電影,都可以經過場次累計之後採計學分。

  除了教育部推出一連串的方案外,民間也極力推展社區大學。

  依據民間團體規劃的「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草案」,社區大學不限制學員的入學學歷、年齡,也不規定修業年限,修課採學分制。學員只需修滿現有大學規定的一百二十八個學分,就由縣市政府與該社區大學核發四年制大學畢業證書,修完兩年即核發兩年制社區大學結業證書。

  許多立意良善,但「規劃不周」的制度,正式運作後,就會面臨程度不一的變質。結果,原來被期待的功能無法發揮,反而造成新的問題。

  在政府與民間的同心協力合作下,可預期的是,不出數年,我國即將邁入文憑通貨膨脹的時代

     文憑是學力的認證

  垂手可得的高等教育文憑,確實可解決「文憑難求」的問題,也可以使每個人「以文憑為象徵的教育程度」提高。

  但是,如果只談學歷,不管學力,那麼,根本不用費心來辦教育了。只要像發身分證一樣,發給每位國民一張高等教育的文憑,豈不是最簡單、省事了嗎?

  誠如前面各章節的分析,氾濫成災的文憑,就像「舊台幣」、「草紙」一樣,沒有多大的價值。

  其次,「升學主義」與「文憑主義」是許多教改人士眼中的兩頭怪獸,莫不欲去之而後快。以當前政府與民間動不動就授予文憑的做法,根本無法改變「文憑主義」的缺失,反而,促成全民更在乎「文憑」而已。

  以前,有人用私人的時間,花自己的錢,上補習班學習新知或技能。因為沒有文憑的誘因,作者敢肯定,他們的出發點絕對是為了充實自我。

  如今,連看電影、聽歌劇都可獲得學分「積點」,累積到某程度,就可換文憑「獎品」。咱們也敢肯定,其中不乏「文憑主義」的忠實信徒,一心只為那張高等教育的文憑,哪在乎自我的充實。

  追求一張張的文憑不是錯誤的事,因為,文憑是能力、程度的認證,可藉此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例如,學鋼琴、珠算、跆拳道或其他的藝能時,可藉由不同等級的檢定,讓學習者及教導者了解過去的學習成果,以及未來的學習規劃。

  如果,文憑的授予,是建立在不夠嚴謹的認定基礎上,就容易滋生「文憑主義」的惡習。在亮麗的文憑外貌下,培育出一群「虛有其表」,「中看不中用」,「銀樣蠟槍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學子。

  因此,分離式教育制度主張,學校單純化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另由國家成立一專責的檢定機構,負責各級教育及各專業學門的鑑定。

  由於背景的差異,每一個學校頒發的文憑,其品質與程度當然不一。

  如果,改由同一專責機構來執行檢定作業,在相同的評定基準上,文憑才能發揮其認證的功能,也才能彰顯文憑的價值與意義,打破文憑主義的惡習。


從根本解決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的教育環境中,資賦優異的學生,常備受挫折?到了國外,才能開花結果?」這是國內許多關心教育人士,尤其是許多資優學生父母的疑惑。

  「為什麼資優班的學生,大多數是亞裔?美國這麼好的教育環境,為什麼培育的優秀學生都是外國人?」在美國,許多資優班的老師也相當的好奇。

  在台灣,許多原本不是出類拔萃的學子,到了美國,卻能大放異彩,不少人認為是美國政府居功厥偉。事實上,美國政府所付出的心力並不比台灣多,經費更是年年在減。

  美國式的教育並非完美,校園內諸多問題不見得比台灣少,但是,美國之所以能培育出一批批的學術精英,與其教育制度息息相關。在大學及高中裡,課程的多元化與自由化,讓有才能的學生,能夠獲得發展的機會。

  一九九四年,華裔學生洪裕峰因發現致癌基因而名聞遐邇。他曾說過,「資賦優異」只是表示某一個人在某方面有特殊的才能,並非樣樣都行。其他人也是一樣,一定有其特殊的才能,只是未被發現,未被認可而已。

  所以,因材施教是良好教育的必備條件。

  以他為例,當年他在台灣接受教育時,其數理強但英文弱,不知應被分在好班或壞班?到了美國,因數理強,他就可以進入數理科的好班,接受更多的挑戰;英語較差,就在普通班,與程度接近者一起學習。

  由此可知,國民的潛能是否能開發,全繫於教育制度是否完善

  以前,可能由於強敵當前,「國防」長在執政者的心,「教育」只好暫且擺一旁,因此,台灣的教育制度,以不變應萬變,數十年如一日。

  近年來,隨著戒嚴的解放,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正昂首擴步前進。只是,走得雖快,成效卻有限,畫餅充饑的方案,根本填不飽人民的胃。

    治標不治本的新教改案

  近年來,已實施的新教育改革方案,有一共同的缺點,那就是治標不治本,僅著重於局部的改善

  例如,自學方案僅著重於國中教學及高中分發方式,綜合高中則著重於高中教學,大學先修制著重於高四學生的學習。

  每一新教改方案,或許能達成改善其預期目標的神聖任務,但是,由於缺乏後續連貫的措施,致使前功盡棄。全盤問題仍根深蒂固地存在,而新的難題卻接踵而至。

  「舊的問題不去,新的問題又來」,因而註定了新教改方案的失敗。「舊的方案剛去,新的方案就來」,也使全民眼花撩亂,無所適從。

  八十七年十一月,天下雜誌出刊的「海闊天空教育特刊」指出,教育政策經常變動,已成為老師教職中最大的困擾,五成二受訪老師認為,教育改革太快了。

  其次,有些推動新教改方案的人士,常抱著「己所欲,施於人」的心態,認為好的東西,朋友「一定」要來分享。由於背景的差異,許多立意良好的方案,並不一定適用於全國各地,過度強人所難,反而有害方案的推動

  好的東西,當然「可以」與好朋友分享,但是必須符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儒家精神,因為「事圓則通」是做人處事的成功法則,。

  就以小班小校為例,小班小校制或許可改善師生的關係,可使學生擁有較寬廣的學習空間。但是,師生關係改善了,學習空間寬廣了,並不意味著諸多教育問題便已解決。

  在南投縣,班級數在六班以下,每個年級僅一班的國小,超過六成。據該縣教育局的統計,以最簡易的人事行政費用計算,迷你學校的每名學生,從一年級至六年級,政府須為他投資二百萬元左右。如果全國都實施小班小校制,所需的經費及空間,勢必排擠到其他重要的投資與建設。

  更何況,「人多好辦事」,大班大校也擁有不少優點,可學到小班小校所沒有的事物。台積電張老闆到大學開課,台下座無虛席,然而,學子卻深覺獲益匪淺。

  班級大不大沒關係,師生互動良好即可。如果老師的教學熱忱不足,小班的學生就能獲得較多關愛的眼神嗎?有必要強迫每位學生都過小班小校的生活嗎?還是留點彈性空間,供大家自我抉擇吧!

  八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有位小學老師投書:

  教育部宣佈將積極推動「小班制教學示範計畫」,但以筆者多年實際的教學經驗來看,卻不以為然。以筆者目前任教的南投縣而言,六班以下的學校便佔了百分之六十以上,這是不折不扣的「小班小校」。然而事實上卻是在孩子小學畢業後,父母們無不想盡辦法,競相把孩子送往其他縣市的私立國中就讀。筆者曾任教於北縣某知名大班大校的小學,該校除重視正常化教學外,體育、美勞等藝能科教學,多由學有專精且科班出身的教師擔任。而除了有令人羨慕的室內溫水游泳池,圖書館的藏書之豐,更非一般地方鄉鎮圖書館所能比擬的。反觀筆者目前所任教的南投縣小學,別說游泳池了,連個像樣的運動場也沒有,至於體育、美勞等,沒有本科系的老師,所以讓級任老師「自由安排」。

    矯往過正的新教改案

  矯枉過正的毛病,也常見於新教改方案中!

  為了解決某些弊病,卻採取以黑易白,以暴制暴,以極端替代極端的作法。使原已百病纏身的教育,更是病情嚴重,奄奄一息。

  例如,為了導正獨尊智育的觀念,就採計校內的五育成績,作為升學的主要參考依據,強迫所有學子要五育並重。如此,不但背離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也使他們的書包與心情更為沉重,更憎恨這「五育」升學科目。

  例如,為了避免讀書走火入魔,過於鑽牛角尖,或題目艱澀而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因而刻意簡化校內及入學試題。試題簡單化後,原本屬於國中的教材,卻延到高中才教,學生的程度當然就不如往昔了。

  試題簡單化後,雖然不須再「鑽研」教材的內容,但是,必須「專心」於考場的題目。簡單的試題,簡單的學生就能作答,此時,測驗的結果往往不能顯示出學生程度的高低,而是注意力集中與否,因此,稍有不慎,可就會誤了一生大好前途。

  例如,「解嚴」就是解決一切威嚴,國家都解嚴了,還要什麼過時陳腐的威權、威嚴呢?最明顯的是,公權力不再威嚴了,只能唬一唬善良的百姓,其次,老師也不再威嚴了,只能管一管純潔的學生。

  在保育口號響徹雲霄的時代,老虎噬人不是大驚小怪的事,人吃老虎可是非同小可的事。在人權燈籠高高掛的社會,老師打學生絕對是新聞的焦點,教育界的敗類,學生毆老師則是小事一樁,學生眼中的大英雄。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新時代的老師,當然不再是神聖不可犯,有錯當罰。但是,是人不是神的老師,也必須享有人權,也須受到應有的保障

  相對於學生,老師當然還是比較強勢。「強勢無罪」,若因同情弱勢者,而使強勢者蒙受差別待遇,豈不是有違保障人權的真諦嗎?

    最可行的分離式教育制度

  分離式教育制度主張,廣設學校,廣開課程,採彈性學制,嚴格控管教育品質。

  分離式教育制度符合,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公平合理、質量並重等原則。

  分離式教育制度著重於,制度的改革,而非枝枝節節的修正。

  分離式教育制度考量了,義務教育至高等教育,而非片片斷斷的探討。

  分離式教育制度是諸多教改方案中,最符合人性與國情者。

  分離式教育制度是諸多教改方案中,最全面且最深入者,最能有效解決當前教育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