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義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人才培養不能急功近利

賴正義評論:

台灣沒有能力,也不應該成為財大氣粗的洋基帝國,只想以金錢搶收市場上現有的人才,而不從自家農場確確實實地培育可用的人才,傭兵拿了錢不一定有心辦事,合約到期,可能未流下任何雲彩就揮手拜拜,本土人才才會用心耕耘自己的家園。

台灣現行的教育制度以及研發環境確實有諸多待改善之處,遺憾的是,握有決策權者未能洞視癥結所在,而學研界的大老只關心自己或友人的薪資,以及訂定一些不合理的評鑑指標,以限制他人的競爭機會,這才是台灣當前最需改進之處。



社論-人才培養不能急功近利
  • 2012-07-06 01:08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最近中研院院士會議再度談及台灣人才供需失衡的問題。一些院士批評國內的大學生國際觀不足、外語能力差,大學所訓練出來的人才無法為企業所用;也有院士建議應深化人文教育,以重建大學教育與人文精神。
 台灣人才不足的問題,近十年來經常被拿出來討論,已屬老生常談。每次熱烈討論後,政府總會採取一些做法以回應各界要求,但政府這些被動回應的作為始終是零零碎碎、且戰且走,從未有一套長期的人才培養方案。
 舉例來說,六年前業界曾籲請政府調整大學的學程,以讓校園人才能為企業所用。政府幾經討論,設置了產業碩士專班、推出菁英留學計畫,行政院還成立了「人才引進及培訓會報」。但幾年下來,人才不足的問題依舊未獲解決。
 去年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等人連署的「人才宣言」指出,政府長期把公務體制齊頭平等套在教研體系上,將使台灣難以聘到優秀人才,如今台灣已是高階人才的淨輸出國;此外政府設下的人才引進門檻,非但不利於爭取國際人才,甚至也使得來台唸大學的僑生與外籍生畢業後難以留用。對此馬總統回應表示會在政策上做一些調整。
 近十年來有關人才的建言從未間斷,人才供需失衡確實是台灣今天的大問題。但細讀再三,提建言者都是從自身立場來看待人才問題,而不是從台灣長期的國力來思考人才問題。是以企業家總是從成本著眼,希望放寬外籍白領人才的門檻,而中研院、公立大學總是從待遇著眼,認為如今大陸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待遇已遠遠超過台灣,若不調高待遇,台灣將會面臨人才流失的危機。
 然而,從長期國力來看人才問題,那就不能只著眼於人才引進的短期利益,而要有培養人才的長期思維。也不能只和他國研究人員比待遇的高低,而是應該找出提升研究熱情的方法。養才、攬才當然和成本、待遇有關,但執政者若僅著眼於成本、待遇,永遠培養不出一流的人才,也不可能留住一流的人才。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意指人才的培養需要有長期的眼光,政府絕不可以東聽一個建言、西聽一個建議,毫無章法的拼湊出一堆人才方案。
 人才到底該怎麼培養,古今中外並沒有一定的法則。但翻閱傳記歷史可以發現,為師者的熱情是不可少的。以牛頓和愛因斯坦為例,兩人都深受他們老師的影響而啟發了研究的熱情。兩人自大學畢業之後都沒有追求高薪資待遇,但卻持續維持研究的熱情。1667年牛頓自劍橋大學畢業後留校負責輔導兩個學生的功課,年薪雖只有200鎊,但工作輕鬆,讓他得以創造出反射望遠鏡,進而發現宇宙的奧秘。
 愛因斯坦於1900年自瑞士蘇黎世聯邦技術大學畢業後,失業了兩年,1902年才到專利局當審查員,年薪也僅3,500法郎。但他樂在其中,在專利局工作六年多,此一期間他發表了相對論、等效原理等三十篇重要論文。他後來回憶這段在專利局的歲月說:「我非常喜歡專利局的工作,在這裡我悟出最美妙的思想。年輕學者需要獨立思考,最好先找一份與世隔絕的工作,像專利審查員、燈塔看守人,這樣既履行了一項有益的職責,又有時間致力於發掘科學的奧秘。」
 愛因斯坦於1933年應聘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此時他雖已享譽國際,但並不汲汲營營於自己的薪水,只提了一個數額不大的薪資,普林斯頓當局最後當然給他更高的待遇。由此可知,能否延攬到一流人才,關鍵不在薪資,而在於研究環境及攬才者的熱情。
 我國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他們能有孜孜不倦的研究熱情,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深受其師吳大猷的影響。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亦復如此。田中耕一1981年自日本東北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島津製作所的研發部門,四年的大學教育能培養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為師者的熱情實為關鍵所在。
 十多年來台灣有太多人在談人才,政府也有太多的急就章方案,但這些方案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順遂了各方的要求,但台灣的人才問題卻日趨嚴重。政府只會不斷以量化指標評鑑大學、用量化指標決定教育資源的分配,用五年五百億擠進全球百大排行,卻從未致力於長期的人才培養計畫。政策片斷而零碎,只求近利而無遠圖,復以我們的教育制度重研究、輕教學,這樣的環境豈能培養出牛頓、愛因斯坦等一流的人才?
 經濟發展需要人才,社會進步需要人才,國力的強弱也取決於人才。人才政策在施政位階上必須超越個別的經濟利益,培養人才更甚於引進人才。而要培養人才,就得喚起教育官員及為師者的熱情。看看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李政道、田中耕一的成長過程,決策當局理應有些啟示才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