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義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海水裡有鈾礦 核能電廠新未來


海水裡有鈾礦 核能電廠新未來
·        2012-08-23
·        【台灣醒報/劉運】
    核能發電技術又有新進展!美國科學家找到新方法,可更有效地煉取海水中的鈾礦。研究者指出,海水含有豐富的鈾礦,而新的開採技術將有助提供充足的鈾礦,移除興建核能發電廠鈾礦不夠的不確定性,而且從海水提煉鈾礦比傳統方式還要環保。
    科學家指出,海洋裡至少蘊藏40億噸的鈾礦,過去40年受限於科技及高昂的費用,採掘海底鈾礦的夢想一直未實現。如今採掘海裡鈾礦的技術有了快速的進展。開採技術的改善可讓開採費用減半,亦即由每開採1噸鈾礦要560美元(約16,700台幣)下降到300美元(約8,900台幣)。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羅傑斯博士在一年一度美國化學學會的研討會上說:「海裡有大量的鈾礦,海水裡可溶出的鈾礦,比陸地上所知可開採的鈾礦總量還要多。」他說,素來的困難是海水裡的鈾濃度太低,使採掘費用非常高。但科學家已在這個挑戰上有了突破。
    目前標準的採掘方式發展於日本,利用鑲有塑膠纖維的墊子,上面含有可截取鈾原子的化合物。墊子長約1530公尺,置於水平面下3060公尺的深度。等墊子拉上岸後,工作人員再用一種微酸性液體沖洗以取得鈾礦。科學家指出,新科技可製造出更便宜、更有效率的墊子。
    美國德州大學的施耐德博士指出,核能廠通常可延用60年以上,且核能廠的興建是一筆大投資。他說,在決定興建核能電廠之前,能源公司必須確定它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取得價格合理的鈾礦。
    施博士指出,陸地上的鈾礦產量不確定,影響興建核能電廠的決策。如果科學家能有效採掘海水裡的鈾礦,將可移除上述不確定性。在研討會中,研究員也表示,從海水裡採掘鈾礦有助環境保護,傳統的鈾礦開採方法會製造出污染的廢水,且對礦工造成健康的危害。

提升能源效率 鎖定4耗能產業


提升能源效率 鎖定4耗能產業
·        2012-08-23 01:18
·        工商時報
·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為提升能源效率,能源局鎖定四大耗能產業,包括水泥、造紙、石化與鋼鐵業,將制定能源使用效率,目前以水泥業制定速度最快,預計今年底正式公告,但會給予廠商2年緩衝期,民國104年元旦起實施。
     能源局依據能源管理法第8條規定,逐步規範浪費能源行為與活動,因此經濟部自去年開始與產業界交換意見,針對每個產業領域分出哪些屬於耗能設備或器具。
     官員表示,現階段已與水泥公會取得共識,能源局內部也正積極制定後續行政作業,水泥業的節約能源規定將分為生熟料系統、懸窯系統以及水泥磨系統,根據上述系統設定能源使用效率,未來不排除會逐年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經濟部長施顏祥舉例,水泥廠中有個生產設備是轉爐,這是相當耗能的設備,所以能源局會針對這項設備制定使用效率。
     官員表示,依據能管法,一旦廠商沒有改善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罰鍰為新台幣10萬元。
     至於鋼鐵、造紙與石化產業,能源局長歐嘉瑞表示,勢必要等到明年才會陸續制定能源使用效率。
     另外,在車輛部份,能源局規劃將在明年度公告,自104年元旦起,現行油耗量標準必須降低15%。官員說,如果達不到標準,將強制不得在國內生產製造與銷售。
     能源局也針對場所制定禁用白熾燈及冷氣不外洩,另外,今年底公告限定室內溫度。

能源配比 不是簡單的事


能源配比 不是簡單的事
·        2012-08-22 00:54
·        中國時報
·        廖惠珠

 為了拚經濟,最近工商界向政府提多項建言。工總建議增加「天然氣電廠」及規畫「再生能源」,以確保供電及電價之穩定。這樣建言,吻合政府「發電系統中低碳能源占比將由四%增加至二二五年的五五%以上」之方向。唯工商界企盼增加「天然氣電廠」及規畫「再生能源」,可確保供電及電價之穩定的期望,可能有些不切實際。以下釐清一些能源配比的迷思。
 首先,民眾一定要瞭解,增加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的配比,一定會拉高發電成本,造成電價的上漲。此乃因天然氣與再生能源較煤炭之發電成本高得多,因此以天然氣或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發電,一定會增加發電成本。
 以台電九八年各機組發電成本(含利息)而論,汽力燃煤機組發電成本每度約一四九元,汽力燃氣機組與再生能源風力的發電成本每度分別約三六元與三三五元。注意風力發電是目前相對便宜的再生能源,若政府採用更多高價的太陽光電(一一年度躉購價格是每度七一八~四六元),則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將更加拉高。
 另外,民眾也需理解再生能源供應不穩定的現象。目前國際較便宜可接受的再生能源,除水力發電外,主要是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偏偏這兩項再生能源都靠天吃飯;有風才有電,有陽光才有電,需靠大型能源儲存或智慧電網等技術來克服。但這些方式都很貴,不僅技術門檻高,也需耗費巨資,方得紓緩再生能源供電不穩的問題。
 近年來因日韓電力供應吃緊等能源事件的影響日趨嚴峻,各國將能源安全議題提升至國家安全層次。尤以高度仰賴能源進口國家,制定完善的能源安全戰略,以及透過跨部門統合協調機制,進而提升能源安全,更是國家最重要的政策項目之一。目前各國均積極建立跨部門統合協調的能源安全戰略機制。
 台灣能源議題的複雜性不亞於任何國家,需透過跨部門合作解決。雖目前已成立相關機制運作,然針對能源安全事宜溝通協調,仍缺乏合適平台進行部會整合。故可參考國外經驗,建立行政院層級的統籌主導單位,並搭配完善統合協調機制,這樣才能好好釐清各項能源發展潛力、限制甚至困境,站在國家關能源安全戰略的角度來確立我國未來能源發展方向。
 國人應該認清未來能源及電力發展的一些困境,努力共同尋求我國電力發展的最佳方式。依筆者看,與其盼望台電提供乾淨又便宜的低碳電力,不如多努力尋求節能減碳的好方法。另外,能源配比的規畫亦不可躁進,而需採取漸進方式,搭配儲能與智慧電網的發展,方得確保電力的穩定供應。(作者為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

合成生物新技術 助生質能發展


合成生物新技術 助生質能發展
·        2012-08-15
·        【中央社】
     中研院今天表示,研究團隊首創大量基因轉殖技術平台,成功創造可將纖維素轉化成生質能源的酵母菌,有助生質能源發展。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李文雄領導的研究團隊和中興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創新建立一套高效率的大量基因轉殖技術平台,成功創造一株可直接將纖維素轉化成生質能源的酵母菌。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期刊「生質能源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研究團隊指出,大量基因轉殖技術平台(PGASO)是透過可設計或修改基因體的技術,配合生物資訊的背景知識,去了解生物物質的製造及代謝過程,並藉由新的基因迴路建構,來賦予微生物新的功能,製造此微生物本來無法製造的產物。
     研究團隊表示,合成生物學是重要的產業革命,而PGASO技術平台執行簡單、成本較低,除了可應用在生命科學研究,也可配合產業需求研發產品;未來人類需要的能源燃料、昂貴藥物、稀少天然物等,都有機會透過基因設計並完成基因體改造的微生物進行量產。1010815

能源總署籲 利用太陽熱能減碳


能源總署籲 利用太陽熱能減碳
  • 2012-08-13
  • 【中央社】
     環保署國際環保新聞週報指出,國際能源總署(IEA)呼籲各國,支持發展對抗氣候變遷有相當貢獻的太陽熱能。
     溫室氣體是導致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主因之一,而人類對能源需求卻不斷攀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每週定期公布的「國際環保新聞週報」指出,IEA發表報告呼籲各國支持太陽熱能,開發裝設冷、暖氣系統及游泳池加熱系統。
     IEA說明,太陽熱能可滿足全球1/6的加熱或製冷需求,在2050年前,每年省下8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約等於德國全年碳排放量。
     IEA說,加熱需求約占全球能源需求的47%,因此開發太陽熱能對應付氣候變遷,有相當的貢獻。
     此外,IEA表示,愛爾蘭準備將再生能源的比率調整至40%,主要靠發展風力及海洋發電。1010813

太陽能 景氣依舊寒冬


太陽能 景氣依舊寒冬
·        2012-08-09 01:05
·        工商時報
·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儘管歐洲央行喊話救市,激勵歐股近期大幅反彈,不過歐洲央行並未下調利率,加上並未公佈相關細節,也使得太陽能產業持續籠罩在歐洲不景氣陰影之下。TrendForce旗下研調機構EnergyTrend指出,儘管歐洲部分地區已達到「市電同價」,但潛在需求仍未能轉化為實際訂單。
 受到需求急凍影響,本週的太陽能現貨價格持續探底,但EnergyTrend認為,由於相關廠商緊守價格底限,使得價格變動不大。以多晶矽價格來說,主要廠商的現貨成交價仍未跌破每公斤20美元;電池方面,由於市場傳出大陸廠商的庫存水位持續上升,加上貿易調查的潛在威脅與市場展望不佳,本週最低價格來到每瓦0.38美元、平均價格則是來到每瓦0.426美元,跌幅為1.16%。
 EnergyTrend表示,太陽能產業至今仍得仰賴政府補助,受整體大環境不佳影響,近期持續蒙受壓力,歐洲市場的投資案近期均面臨資金壓力,部分案件因而展延或暫停。
 EnergyTrend說,就上半年歐洲市場分析,光是德國的上半年的安裝量就達到4.3GW,顯見需求仍然存在。而且隨著歐洲電力市場的交易價格持續上揚,加上太陽能系統成本持續下降,在南歐和德國部分地區已達到市電同價(Grid Parity)階段。若未來能持續改善,則替換性的需求將會爆發。
 只不過,歐洲經濟持續低迷,再加上銀行對於資金管控轉趨緊縮,使得下半年的太陽能市況轉趨悲觀。不過,EnergyTrend強調,只要經濟面一好轉,太陽能市場的爆發力將不可小覷。

日開發人工光合作用技術


日開發「人工光合作用」技術 號稱幾與植物無異
·        2012-08-05
·        【中廣新聞/葉柏毅】
日本松下公司號稱,他們開發出了一種人工進行光合作用的新技術,這種「人工光合作用」的新技術,幾乎能達到與自然界植物相同的水準,堪稱世界第一。
據日本媒體報導,這項技術是利用太陽光與水,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松下公司開發這項技術,是為了積極開發替代能源。
報導指出,如果這項新技術能夠穩定上軌道,可說是發展替代能源的一大步。

談台灣的人才荒


專家傳真-談台灣的人才荒
·        2012-08-16 01:08
·        工商時報
·        【周佳敏卓悅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

     國科會科學技術諮議會議中,產官學均聚焦台灣人才危機。除了抨擊台灣人才一代不如一代之外,也指出業界缺乏創意人才,缺乏勇於任事及帶領公司方向的領導人才。甚至更進一步,將台灣產業無法升級轉型歸咎於台灣人才沒有轉型。看似言之成理,但是世事往往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本文將就心理學及社會學兩方面剖析之。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觀之,是環境的力量大?還是個人的力量大?舉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有個東方人在自己國家常常闖紅燈,到了歐美國家卻開始遵守交通規則。為什麼?因為人是環境的動物,有所謂「從眾」,也就是採取和周遭人一致行動的天生傾向。心理學家早就發現,旁觀者往往將一個人的行為歸諸當事者的性格問題,但對自己行動的解釋卻又做情境歸因。以上發現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往往超過人所意識到的程度。
     古人對此已指出:「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原因呢?晏子春秋接著寫到:「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講的就是環境的力量。實務上我們也觀察到,同一個工作者,在A公司和B公司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表現。也因而本文不禁問道,究竟是新世代台灣人缺乏創意、怯於任事,還是這個環境根本不鼓勵創意和勇於任事的行為?換言之,如果我們把一個看似沒新想法又不想多承擔責任的台灣人丟到美國矽谷,他會不會變成有新想法又勇於任事?這不無可能。
     根據筆者觀察美國和台灣企業的經驗,兩邊企業文化的確不同。華人企業中,「威權領導」仍是主流,影響所及,許多部屬不敢提出比上司更佳的想法,深怕損及上司面子。不少員工也不敢挺身承擔高風險性的任務,深恐無法容錯的企業文化反而將自己的仕途毀於一旦。很不幸的是,新想法和容錯心態,都是創新或高績效企業的「氧氣」。這在美國矽谷是家常便飯,但在台灣工作者如果能夠找到這樣的企業棲身,則感恩不盡。
     所以企業主在抱怨台灣人才難尋時,是否能夠反躬自省自家企業文化有沒有從根本上否定創意和勇於任事?也因而筆者大力提倡,台灣企業要先轉化自身的環境,讓員工的潛能發揮出來,台灣經濟也才有更上一層樓空間。是的,台灣沒人才,造就經濟不佳。但是,是不是環境讓人才無法發揮?讓人才都成不了人才?這才是更深層更根本的問題。
     另外,從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的理論來分析,一個企業一開始往往是由「實質理性」(substantial rationality)所引導,有其理想和遠見。然而當企業成長到某個程度,成為了科層組織(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此時「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就佔了上風,展現非人性化的運作方式,及工具性地追求利益極大化。
     台灣幾十年前經濟尚未起飛時,市場處於渾沌狀態,許多創業家懷抱著理想一步一腳印建造起現在的企業王國。但是無可避免地,成長茁壯的企業往往會步上科層組織的路途。工作者在科層組織中感受到的是眾多限制和不知為何努力的空虛感。如果企業領導人不能善用遠見,以身作則,用熱情帶動員工,基本上創意和勇於任事這兩種現象就會成為罕見之物。筆者常與業界經理人交流,發現這種情形頗為普遍。許多主管都感受到缺乏發揮空間,也難以從老闆喊出的口號中感受到熱情和力量。
     所以就現象而言,筆者同意創意和勇於任事在台灣業界並不常見。但是,本文不將之歸咎於沒有人才,而是企業沒有提供空間讓人才發揮。就如我們前一篇文章所指出,根據自決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要催生員工內在動力,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滿足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人際關聯(relatedness)的環境。我們也發現,當企業主虛懷若谷引進這種精神,他們也開始邁向一個嶄新的方向。我們不知道的是,還有多少老闆還是覺得是員工的問題,而不是公司的問題。只希望藉由此篇文章,指出台灣人才荒的深層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們企業的管理風格,幫助更多企業釋放被壓抑住的潛能。

我不想出走 但想走出困境


我不想出走 但想走出困境
·        2012-08-14 01:21
·        中國時報
·        【侯帝光】
     我非常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他的電影包含四個主要元素:功夫、搞笑、愛情與小人物力爭上游。前三者無疑可以娛樂觀眾、增加票房,而後者卻是令我欲罷不能的最主要因素。
     近日,人才斷層問題由國科會朱敬一主委揭露,有識之士紛紛對此提出見解、憂心與大聲疾呼。然而,多數均把問題癥結歸因於台灣對人才的待遇不佳與沒有提供適當舞台;解決方案的研擬與執行的責任自然又指向政府。
     個人認為,期待政府先預備好一個舞台是不切實際、緩不濟急的,這很容易成為失敗的藉口。最好的方法還是從人才本身自立自強開始!此處所指的人才是指肯為台灣貢獻心力的人,特別是指生活在台灣的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這些人,包括我,可能是馬凱教授所言「走不了的,不想走的」人。然而,我相信,這些人當中,不全然是「鼓動民粹、苦中作樂,關起門來共赴國難」的人。希望想出解決方案,走出困境的應該大有人在。
     「留住本國人才、招攬外籍人才」當然是解決方案之一,然而人才的流動自古以來就無從限制,更何況是在台灣各領域吸引力下降的現在,想要抓住流動活性高的人才,實屬不易。另外,流動活性高的人才,本來就逐水草而居、不易掌控。昨日他可以讓你的公司成為歐洲PC的第一品牌,難道今日他就不能成就另一家公司?因此,現在台灣面臨的困境,正要靠這些「走不了的,不想走的」人來面對跟解決。
     六月份,某雜誌專文報導台灣電視面板「第一戰將」,帶著二百人集體跳槽對岸,變成「叛將」?我想問的是,難道面板業界僅此一名「戰將」?留下來的都是廖化?答案肯定不是。此「叛將」自稱所攜之二百人為一.五軍,即,一軍仍留在台灣。那我們何以如此悲觀?我們只要做出品質更好、價格更低、利潤更高的產品,相信在這個越來越平的世界裡,一定會找到市場。
     面板業如此,整個工業也應該是如此,其他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亦應如此。只要大家(這當然包含公部門的從業人員,上到總統、下至基層)兢兢業業、克盡職守,盡心盡力地為留下來的彼此拚搏,相信以台灣人勤勞肯吃苦的精神,必能克服難關、走出困境。沒錯,我們的待遇是不如人,舞台是有點難堪。但,人才們,我們真的要向這些低頭?真的要等到政府把舞台打造好才肯粉墨登場?機會不高、阻礙太大,但小人物就真的有理由可以不力爭上游嗎?
     (作者為聯合大學機械系副教授,目前於加州帕羅奧多研究中心訪問研究)

如此教育 人才如何不荒


我見我思-如此教育 人才如何不荒
·        2012-08-14 01:21
·        中國時報
·        【單厚之】
     上周一,大學聯考放榜,指考錄取率八成八,創下八年「新低」。馬英九總統隔天和宗教領袖座談時說,世界少有的高入學率,顯示台灣「很幸運」,但也點出一些問題。至於是什麼「問題」,馬總統沒有說!馬英九講話的同一天,行政院督導人才培育的政務委員管中閔卻語出驚人,指台灣已經沒有人才資源,現在就是二流國家,再不解決人才斷層,就會變成三流國家!
     我想是我中文程度不好,怎麼樣也無法理解,為何一個「很幸運」、幾乎全民都都可以念大學的社會,居然會沒有人才?居然會變成三流國家?
     更令人訝異的是,在政務委員開炮之後,教育部居然一句話都沒有吭,彷彿人才荒和教育部一點關係都沒有;管中閔引用林則徐的「國日衰、民日弱,不旋踵之間,國家無可用之人!」,也絕對不是在罵教育部。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軍閥練籃球隊」的故事。某個軍閥看到籃球隊訓練,十個人搶一個球,打得滿頭大汗,就叫副官一人發一顆球,人人都有得打,誰也不用搶!這豈不正是今天台灣教育的寫照!
     台灣民眾何其有幸,總統、教育主管官員何其體恤莘莘學子,發給每人一顆球!這樣訓練球隊,球技如何可能提升!這樣辦教育,人才又如何不荒?長期以來,國人生育率持續下滑,私校近年招生逐漸出現困難,教育部開始要求私校「退場」。但此同時,又不斷的讓公立學校「增肥」,前段公立大學的系所、學生數有增無減。球員分到的球,不僅沒有減少,還越來越高檔,變成了鍍金、包銀、鑲鑽的名牌貨。
     為了提振教育,教育部近年提出各項計畫,不斷重金鼓勵名校,反而使得名校情結、學歷貶值的情況更加嚴重。今年台大地理錄取分數超越交大電子,直逼成大電機,考生的台大情結、名牌心態越來越重,「寧為牛後、不為雞首」。球員不管球好不好使、順不順手,反而更在乎球好不好看!在這種心態下,怎麼不鬧人才荒?
     三流的教練,自然只能訓練出三流的球隊。二流的教育官員,自然不可能培養出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國家。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還可怕!在教育問題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證。政府如果真的有心要解決人才斷層問題,至少先換個教練,收幾顆籃球回來吧!

人才競爭 教育鬆綁


人才競爭 教育鬆綁
·        2012-08-09 01:02
·        中國時報
·        【王道維】
     隨著十二年國教將要宣告上路,對於整個社會衝擊最大的莫過於升高中免試入學的辦法。主要的質疑在於將來公立高中必龍蛇雜處,拖累整體的學習果效,反而助長私立中學與補習班的成長。
     雖然這些憂慮的確很嚴重,也需要教育當局用更有效的方法來處理,但這背後的思維模式仍是耐人尋味的:我們已假設某種學習的單一標準存在(考試分數),然後按此標準作直線化地排序,直接對應到各高中與大學科系的錄取分數排名。換句話說,免試入學讓這樣的「對號過程」出現不確定性,使得家長預期性心理無法得到滿足而產生焦慮。
     但是,問題是,這樣的教育真的對我們的孩子有幫助嗎?他們所將面對的未來社會將是何種圖樣?
     從這些日子社會上關於TIFAECFA、歐債、美牛或人才流失的議題,我們應該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經濟模式已隨著全球化的腳步有很大的改變。《教育大未來》一書中有個例子:母親在二十世紀中可能只是汽車生產線上的裝配員,但兒子大學讀電子機械科來發展機器人取代之。而她的孫子卻在二十一世紀與不同國家的人合作設計環保車。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即便現在的汽車工廠還是需要裝配員與工程師,但除非是技術升級,否則薪水必將因物價而日漸微薄,然後慢慢被其他國家員工所取代,而這正是台灣今日的光景。
     事實上,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國人一生平均會換五個以上的工作,而下一代只會多更多。所以冷靜一想就會發現過去那種以考試分數為主的教育模式顯然不足以培養孩子在新世代中跨領域的工作競爭力。更別提在連續六年上千張考卷的轟炸後,大多數學生早已失去學習的興趣,對未來感到茫然。這豈不才是我們該憂慮的事嗎?
     面對這樣的景況,我們的教育能為孩子做甚麼?還要繼續陶醉在分數與排名中嗎?我相信我們所關心的重點需要改變。例如現在透過網路,我們可以輕易學到名校的開放式課程或從維基百科得到各類型的知識。因此,下個世代的學習方式要從以個人知識的累積競爭,轉化到基本原理的活用、連結與團隊討論為主軸。這並不是說要盲目地簡化學習份量或降低難度,而是要讓重要知識可以有靈活運用的空間,將所學習內容作統整與表述的能力。
     按此而言,我們的教育從小就應該以培養正確的「內在品質」(如品格、價值觀、反省力、學習方式與情緒管理等)為首要,進入青少年的中學時期就需要在學科上打下基礎並能對自我的生涯規畫有充分的探索。這樣他們在進入大學後才有足夠的內在的動機被釋放出來,不但主動學習以求貫通,更能充分利用資源跨越不同的領域,打開學習的疆界,不斷地充實自己以接受未來的變化與挑戰。
     從這個角度來看,免試入學只是一個必要鬆綁的開始。但我們所真正要關切的不應是「排序」的問題,而是「教育素質」的問題。這是目前教育部還有許多缺失要被極力監督的地方。例如十二年國教一半的經費都是花在其實沒有急迫需求的免學費政策,不如只補助高職、中低收入的家庭或非自願性的私校生到公立學校的水平。更多的經費與資源應該用在增補弱勢地區的教育資源、降低班級人數、增加多元專業師資、調整課程內容、加強適性輔導、活化升學管道、創造產學合作機會等等有助於學生自我學習與強化內在品質的事情上。
     也唯有我們家長體認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並集中心力在真正關乎教育的重要地方,我們的下一代才會有希望在未來全球化的世界中,能夠超越我們自己的局限而展翅高飛。(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