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義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第二章 教改新方案的盲點


第二章 教改新方案的盲點

教改風潮

  假如我是總統,可知我最想推動的首要之務是什麼嗎?

  「教育改革?」

  「正是也!」

  或許你不免懷疑,面臨金融風暴、垃圾風波、搶劫風潮、貪污風氣等嚴重問題,

  「教育改革真的有那麼重要、迫切嗎?」

  「當然是重要、迫切啊!」

  因為,成功的教育改革,正是解決或改善上述不良風暴、風波、風潮、風氣等問題的最佳利器!

  正如空氣、陽光、水滋潤了我們外在的環境,教育則是滋潤了我們內在的心靈

  尤其是,活在「物質豐裕、精神空虛」的今日社會,教育,更是指引現代人走出漫漫長夜的明燈。

  不只是我,重視、關懷教育改革的人比比皆是,可說是遍佈國內各處。

  不信的話,請攤開報紙看看,就可瞭解:最近數年,教改動態幾乎是上報率最高的新聞,教育部長可說是知名度最高的部會首長,國內各大報三不五時就有讀者投書,

發表有關教改的高論。

  連具工程背景的作者,也喜歡野人獻曝,湊上一腳。竟然還獲得讀者的回響,來函切磋討論,真是令作者感動不已!

  除了諸子百家大放厥詞之外,部份耐不住性子的教改人士與熱情民眾,乾脆走上街頭,表達對教改的不滿與期盼。

  最有名的,當屬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十日的「四一0運動」,改變了以往文弱書生「只能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的行事風格,從此開啟了「讀書人也會鬧革命」的新境界。「一不做,二不休」,食髓知味後,又陸續展開「九二七搶救教科文預算」等運動,直搗總統府,搞得最高當局有點心煩意亂。

  有言論,有運動,當然也要有組織,才能展現銳不可擋的力量。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於是因勢而生,各地民間有識之士也常呼朋引伴,成立「教育改革」、「教育促進」等組織,或是開辦體制外的森林小學等實驗學校。

  「輸人不輸陣」,不甘示弱的各級政府機關,也紛紛成立了任務編組的臨時性組織,最有名的當屬行政院的「教育審查諮議會」。

    教改新方案

  一時之間,教改旗幟到處飄揚,看得民眾眼花撩亂,卻心花怒放。

  遺憾的是,過程雖熱鬧有餘,結局卻精采不足!

  只因為,批評教育缺失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提出可行的改革對策時,可就需要過人的智慧了

  從事任何改革,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往往動輒得咎,難以獲得共識。

  教育改革亦是如此!不同階層的家長有不同的主張和期待,許多教育政策的改變可能符合某些人的利益,卻犧牲掉另一群人的權益,難以面面俱到。

  雖然教改推展不易,但在強大民意的期盼與壓力下,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也只好硬著頭皮,推出數種改革方案。諸如擴大辦理國中技藝教育,實施完全高中及綜合高中,廣設高中大學,以及推動國中自學方案、多元化入學管道、小校小班等。

  平心而論,這些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各有擅長,也各有盲點。雖然能改善現行教育制度的局部缺失,但是無法全盤解決其弊病。有時,反而喪失其優點,進而衍生出更多棘手的問題。

  競爭是進步的動力!

  教育改革方案的設計者必須牢記在心,不論是多麼至善至美的教育制度,都還是存在「競爭」。只不過是讓「莫須有」的惡性競爭,轉變成具「人性化」、「合理化」的良性競爭吧了!

  任何忽略人性、不合國情的「鄉愿」式教育改革方案,勢必窒礙難行,最終難逃失敗的下場。

  以下舉出數項新教改方案,讓我們來「偷窺」一下這些新教改方案的風貌:

自學方案

  為了解決國中教學不正常的問題,教育部自七十九學年度起,開始試辦「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簡稱自學方案)。

  期使國中教學能正常化,德、智、體、群、美五育能均衡發展,學生能肯定自我、接納自我、發展自我,並對生活懷抱著積極正向態度。

  自學方案的基本架構是:

  以國中三年在學成績作為升學分發依據,在學成績的評分方式,採用新創之五等第制,藝能科和綜合表現的成績,又有不同的評分法。

  學生接受分發的總成績,就是這樣一分一分累積而成的,先以班級為常模,最後

再全縣市依分數排名。

    分數的迷思

   自學方案的目標在於,減輕國中生升學壓力及教學正常化,但事實上,在升大學壓力不減下,根本不可能達成。

  為求分發至明星高中,以便三年後能考上理想大學,自學班學生補習的情形更嚴重,連體育、音樂等科目都無法倖免。而且,學生對於校內的每次考試,都不能疏忽,其壓力期間自然也比以往延長

  自學班的學生是否真的能五育並重呢?

  其實,對於某些不合興趣的科目,還不是為了升學,只好硬著頭皮死K爛補,依然抱持「背多分」的讀書態度來應付,根本背離了受教育的目的。

  自學班升學分發時,要同時考量五育成績的做法,到底合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呢?

  事實上,分發的結果有可能造成,藝能科強而智育較弱的學生,就讀以升學為導向的高中;智育強而藝能科較弱的學生,卻就讀技職學校的荒謬情形。

  此外,自學班學生的成績,採用五等第九分制的評分方式,有什麼謬誤

  這種制式化的計分方式,係假設一個班級在編班時,每位學生的程度呈現常態分布,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學生學習的結果,仍然會呈現常態分布。

  「有可能嗎?」

  這種以「常模」配給分數的方式,施用於每班、每校背景均異的學生,焉能合理、客觀、公平地分辨出學生的學習成果!

  而五等第九分制的評分方式,是否會造成學生間更無理的競爭?

  「確實蠻值得商榷的。」

  以前,為了分數,學生可能會「分分」計較。如今,有可能因零點一分之差而差上一個等級,當然更會讓學生輜銖必較了。

  自學方案採用學校成績,作為升學的唯一考量因素,也遭受到很多強勢及弱勢家長的反對。

  聯考制度,讓所有的學生在同一基準相互較量,自學方案,則是每一班級的學生相互比較。再怎麼客觀地規劃常態編班,也無法達到班班相同,因此,會造成程度較高班級的學生較吃虧的現象,失去聯考制度的公平性

  除此之外,一定有部分教師的評分未必能公正客觀,而影響學生升學的權益。更

何況,地方上的民代高官,學校內的家長會委員,也可能藉著利益輸送,影響校長,影響教師,造福其子弟。

    自學案後遺症

  另一遭人詬病的是,試辦自學方案的過程太草率了!

  竟然在少數決策者手中,自學方案的試辦就成了定局,在還沒有評估之際,就不停地擴大,重蹈當年匆促實施九年國教的覆轍。

  自始至終,台灣省多數縣市對自學案都很冷淡,原因之一是,台灣省的教學資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城鄉差距非常大,立足點不平等,根本就無法試辦。

  「事實勝於雄辯」,自學方案實施多年以來,其成效如何呢?

  就高雄市實施的情形來看,長久以來,國中教育常被批評的不正常編班、教師教學品質不一、惡性補習、依靠坊間參考書等現象,沒有一樣獲得全面性的改善。只看出市郊學生大量減少越區就讀,而市郊國中的升學壓力,比巿中心區明星學校減輕了一些。

  自學方案對教育改革的成效由此可想而知了!

  很多自學班的老師指出,在國中實施自學方案,讓學生輕鬆、活潑學習,到了高中,還是要面對沈重的升學壓力。由於在國中階段,缺少嚴格的基礎學科與考前衝刺的訓練,自學班的學生升上高中後,反而陷入比較不利的處境

  除此之外,政府以特殊方式辦理自學班學生的升學,往往造成低程度、高分發的現象。此結果導致自學班學生的學業表現,無法和聯考班的學生相提並論,更產生了自學班學生喪失自信心的後遺症

  根據台北市教育局所做的「台北市首屆國中[自學班]學生學習狀況之追蹤研究(一)」報告,在學生的學業成績方面,自學班學生升上高中後,第一學期的學業成績普遍不理想。而高雄市的調查也發現,在高一時的智育成績,自學班學生不如聯招生,連原先被認為表現不錯的社團活動和才藝部分,也無特殊之處

綜合高中

  所謂綜合高中,就是高職和高中的綜合體。

  以往,國中畢業生在參加高中、高職或五專聯招時,幾乎就已確定了他的學習方向,分流似乎過早。教育部為了提供學生更多元化的學習,以滿足性向、興趣較遲定向

者的需求,達成適性發展的教育目標,遂於八十五學年度開始試辦綜合高中。

  依據教育部的規定,各綜合高中可根據課程架構,參酌自身條件及辦學目標,自行規劃課程。其自行設計的課程可包括:與普通高中相同的學術導向課程,以及與職校相同的職業導向課程,並且有綜合性的課程。

  綜合高中如大學一般,採學年學分制。

  學生修滿一百六十個學分即可畢業,學生最高選修學分數為兩百一十個學分,成績優異者可提前一年畢業。如果修滿某職業學程專業科目達四十個學分以上(含核心科目廿六個學分),畢業證書上可獲加註「主修」證明,具有與高職相關類科的同等學力。

  進入綜合高中後,學生可以依自己未來發展的規畫,設計所要修習的系列課程。

  在綜合高中的第一年,學生可以先試探自已的性向與興趣,但都要上國文、英文、數學等共同科目。

  到高二時,增加選修科目,讓學生用選修科目來決定往哪個方向發展。

  高三時確定發展的方向,選修職業科目較多的學生將進入技職體系,選修普通科目較多者,則類似現在普通高中的學生,以升大學為考量。

     成為另類職校

  綜合高中推動者認為,此教改方案能提供,更符合人性與社會發展的學習歷程,把中等教育帶入嶄新的道路。

  因為,綜合高中可改變現行高中課程過於僵化、狹窄的缺失,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選課菜色,以及彈性的學習空間,給學生較多的試探機會,找尋自己未來的方向。學校也會特別地重視學生的生涯輔導,幫助他們選擇自己的路。

  盱衡事實,除了入學名額不足外,學生一心一意想擠入明星學校那道更窄的窄門,是造成當前諸多教育弊病的重要原因。

  教育部讓部份外界評價不高的學校,先行試辦綜合高中,這些非明星高中所設的綜合中學,根本無法吸引素質好的學生前來就讀。

  招收不到好學生,勢必會影響到學校未來的升學率。如此惡性循環不已,長期下來,在升大學無望的考量下,絕大多數的畢業生只好走上技職之路,綜合高中最終可能成為另一類型的職校吧了

  其次,綜合高中鼓勵學生,均衡學習普通和職業類科課程。

  「一心兩用」,在學不專精下,恐怕會降低與普通高中學生考大學,或技職生考

技職大學的競爭力。

  雖然,教育部保留了大學一部份的推薦甄試名額給綜合高中,畢竟名額相當有限,只能照顧少數學生。一般家長為了子女的前途著想,有可能不願讓他們就讀綜合高中,而使綜合高中步上國中自學方案的後塵

    分流、交流與回流

   綜合高中的構想是,提供中學生更多元化的學習,以便延後分流,即使到了高三,學生還可以斟酌改變自己的志趣。

  事實上,延後分流的做法,恐怕會阻礙多元人才的培育!

  接受共同性的基礎教育後,學生應該是愈早分流愈好,綜合高中多元化學習的構想應提早至國中,甚至國小階段

  讓年幼的學生及早接觸更多的資訊,瞭解自己的興趣、專長及性向,在國、高中階段即能確定其未來的方向。

  當然啦!有分流,還須有交流、回流!

  合理的學習歷程,應該不是一條單軌的不歸路!

  因為,每個人的性向、需求,並非「一路走來,始終如一」,而是隨時空轉變的。設有交流、回流等管道,才能滿足每個學子多變的需求,也才能提供學子因分流而可能步入歧途的回頭機會。

  綜合高中從八十五學年度開始試辦,第一年有十九所學校參與,至今也只不過擴增至六、七十所。與每年約三十萬名國中畢業生相比,其可容納的學生數量相當有限,當然對目前教育環境的影響也就不彰

  如果想擴大綜合高中的辦理,國家是否有能力投入足夠的資源,以改善及增添現有高中的教學設備?

  實施綜合高中,是否能達成其預期目的呢?

  綜合以上所言,可預期的是,在技職生的升學機會仍受限下,綜合高中裡,考試引導教學的情形仍會繼續左右學生的學習。

  甫進校門的學生還是會依照父母的要求,儘量主修一些與升學有關的課程,職業導向的課程可能形同虛設。綜合高中很有可能重蹈現行高中、高職同存一校,卻不能發揮選修、交流功能的窠臼。

  長期以後,由於綜合高中畢業學生無法在升學上贏過普通高中生,最後可能淪為另一類型的職校。

廣設大學高中

  許多有識之士分析現行教育制度後發現,造成現有教育弊病的最主要癥結,即在於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有限,因而,產生了擠大學窄門的壓力,也連鎖併發了升高中的壓力。

  有鑑於此,這些有識之士便積極推動廣設高中大學的改革理念。

  除了提供年輕學子接受正規高等教育的機會外,也提供成年人再接受教育的回流管道,期望建立終身教育體系,達到人人自我成長及發展的目標。

  贊成廣設高中大學的人士也認為:

  「社會分工雖然是必要之惡,但不應藉此壓抑階級的流動,尤其在教育線上,應該讓每一個人不因其先天條件而受到差別待遇。升學競爭顯然不利於勞力階級的子女,當升學管道大幅擴充後,多數人都可通過自由選擇,接受較完整健全的現代大學教育,先天因素的影響才會降低。如此,能有助於階級流動率的提升,間接亦促進社會的現代化。

  「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政府也深深感受到,人民接受教育的強烈企圖心,因而採納廣設高中大學的教改理念,以解決升學之路的大塞車現象。

  近十年來,教育部積極引導大學院校擴增班、系、所,新增設及改制的大學院校更是如雨後春筍,一所接一所的成立。

  有一段時期,大學院校的學生人數,每年都以接近八%的速度攀升,比起國內的經濟成長率及人口增加率,顯然快速多了。

  近年來,擴充的速度稍斂,但是,八十七年九月三日,教育部長在監察院表示,教育部未來仍將繼續加強高等教育量的擴充,讓多數民眾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其理由是,目前台灣十八歲至廿一歲的淨在學率,僅有百分之卅,遠較其他高度開發國家為低。至於高等教育的就學人口,佔總人口數的比例,也僅為百分之三,仍低於已開發國家。

    文憑成草紙

  平心而論,廣設高中大學的理念,是目前眾多教改方案中,最能紓解升學壓力者,可有效、快速地改善當前的諸多教育弊病,是一較符合國人需要的教改方案

  但是,量的擴充,並不等於質的改善!

  量的擴充,只要有錢就可以辦得到;質的改善,則需要周延的策畫,以及推動的

魄力和毅力。

  如果,不想讓我國的教育文憑,在國際上「貶值成草紙」的話,今日談教改就應特別注重教育品質的提昇。

  只可惜,鼓吹廣設高中、大學的人士,似乎並不重視這個關鍵性的問題。在廣開高中、大學之門後,並未提出控制和提昇教育品質的可行方法。

  某一積極推動此方案的知名教授,曾在一本教改的書上公然地說:

  「當然開放之後,也一定會有一些野雞大學出現。可是野雞大學,多少會塑造出來一些不同氣質的人。讀野雞大學,總比困頓在補習班、在K書中心年復一年,或是在西門町吃安非他命,好得太多。

  話是沒錯,讓年輕人在校風純樸的校園內鬼混,總比流連於龍蛇雜處的西門町強太多了。可是,聰明的專家學者們,能不能再給國人更滿意的方案呢?

  八十七年九月三日,幾位監察委員當著教育部長的面,反對教育部「重質不重量」的做法。

  有的監委認為:現在生育率逐漸降低,高等教育的量卻不斷擴充,明顯降低高等教育的品質,教育部推動上述教育改革必須慎重。

  有的監委指出:國家資源非常有限,高等教育學府卻不斷地擴充,不僅學生的素質有降低之虞,面對高學歷即高失業率的情況,也是不符常情,希望教育部要考量。

    明星學校猶存

  除了沒有提出控制和提昇教育品質的配套方法外,推動廣設高中大學的理念,也未能打破明星學校的存在,甚至擴大各校間的差異

  今日,國中生繼續升學的機會其實相當多,部份高職、五專常常發生招生不足的現象,顯見並不是學校不夠,而是人人想擠進明星高中所致。

  如果明星學校猶存,在明星高中和明星大學、科系名額仍然有限的情況下,並無法改變國人擠明星學校的心態,那又怎麼有可能徹底解決升學之苦呢?廣設高中大學的結果,只是提高錄取率吧了!

  其次,廣設「高中」「大學」,也只能做到有教無類,無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對任何國家而言,各行各業的人均有其一定程度的貢獻及重要性。因此,擴充學校數量的同時,更需要廣設與各行各業有關的科系,以滿足個人及社會的需求。

  在台灣,現有的高中或大學,其傳道、授業、解惑的類科幾乎是大同小異。如果,繼續廣設這些性質相同的高中或大學,根本不能滿足每位國民不同的需求,也不符合

多樣化社會的需求。

  總而言之,光談廣設高中大學,只給國民學習的機會,但不兼顧每個人多元化的訓練,且不保障其教育品質,終非教改治本之道。

推薦甄選與申請

  在教育部廢除「非義務教育入學聯招」的既定政策下,推薦甄選及申請制,已成為學生升學的重要方式之一。

  八十七年八月,教育部表示,五專及高職辦理國中畢業生推薦甄選入學,八十八年起將全面取消名額的上限,由各校自行決定名額比率。

  至於高中部份,為避免明星高中全部以推薦甄選方式招生,影響國中正常教學,辦理推薦甄選等多元入學的招生名額上限則為五成。

  此外,八十六年起開辦的大學「申請入學」制,由於參與的學校多數表示肯定,認為可發掘更多適才適所的學生,八十八年將有數十所大學加入此行列。

  申請制的招生名額,原本限定只能佔各校新生總名額的二%以下,教育部也已同意放寬上限至五%,未來還可以考慮繼續放寬。

  教育部預估,未來申請制招生名額可能持續增加,甚至可能超越推薦甄選,成為大學招生的重要管道。

    推薦甄選的本質

  教育部允許五專及高職,全以推薦甄選的方式來招收學生,已經嚴重地傷害了推薦甄選的本質。

  為了避免在某些領域有強烈興趣或特殊專才的學生,因參加聯考而造成「亂點鴛鴦」之憾,才另闢推薦甄選入學管道,故其對象應是少數的特殊學生

  如今,教育部竟大開方便之門,取消名額的限制,讓「推薦專才」的特色蕩然無存。

  更何況,五專與高職屬於技職教育,與現行國中的基礎教育本質不同

  國中生應該憑藉何種條件或那一科成績,來證明自己具有該類科的潛能呢?學校又要以何種標準來甄選學生呢?頗令人質疑。

  在大學推薦甄選方面,根據大考中心的統計,八十八學年度的推薦甄選,共有五十四所大學的六百七十六學系組參加招生。但是,未列有推薦條件的學系組卻高達六成,計四百一十九個單位,甚至有六十九個單位連在校成績都不要求。

  推薦甄選,原是設計給符合各校系性向等要求的學生入學,若學校不列推薦條件,豈不使推薦甄選制完全失去意義了嗎?

  此外,有立委揭發,多所高中、職在推薦學生入學時,推薦率超過九成,甚至有百分之百推薦還獲准的情事。

  根據曾擔任大考中心研究員的先生的投書:「其實,試辦五年的大學推薦甄選從開辦至今,其公正客觀性每每被外界抨擊,承辦推甄業務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更被指為審核標準過寬,有把關失職之虞。

  許多風評並非甚佳的學校,在舉報時,拚命灌水作假資料,怪不得才會出現推薦率達百分之百的情事。

  至於推薦甄選是否能讓學生進入心中的理想科系呢?

  且讓數字來解答吧!

  根據政治大學新聞系實習刊物「大學報」的調查,近五成受訪的首屆推薦甄選學生曾後悔進入該學系,其中,又有三成八的學生曾有轉學或轉系的念頭。但是,按照規定,推甄生錄取後不得轉系,使學生「一步走錯,全盤皆輸」,成為僵化制度下的犧牲品。

  其實,推薦甄選制的最大難處乃在於,如何設計一個多數人可接受的公平、公正的取才標準。

  幾十年來,教育改革遲遲無法竟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國人對教改新方案的不信任感。

  如果,教改新方案能先將人為的因素剔除,獲得眾人的認同,此教改方案才能有好的開始,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正如自學方案一樣,推薦甄選制亦考量學生的多樣能力。

  有些實驗和競賽能力無法從學校學到,學生只好到校外補習。其結果是,加重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加劇了弱勢族群的不公平競爭,因為,誰能花較多的錢去補習,誰就有較佳的升學機會。

  除了上述明顯的不公平現象外,從大考中心實施的兩階段推薦甄試來看,還隱藏著諸多不公平的因子。

  由於第一階段的筆試把關不嚴,形同虛設,而第二階段的考試是由各學系自辦,難免有人情壓力。有些學系只用五到十分鐘的囗試,來決定錄取與否,初見面的大學教授,有可能在短短的數分鐘內,判斷出學生三年的學習程度嗎?

  對於內向、木訥、易緊張的學生是否會造成不公平?

    申請制的隱憂

   申請入學制,又何嘗不是如此?

  學生為了獲得較優的在學各項成績,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例如,八十八年一月十一日,有位讀者投書報紙:

  其實不只是「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抄襲、代工、作假、家長和老師們集體創作,行之有年的「台北縣學生美展」亦存在相同的問題。為了分數,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都要參與,成了大人的競技場,不公平的比賽斲傷了教育。

  除了學生之外,我們能對老師有特別的期待嗎?畢竟人非聖賢啊!

  以台灣當今社會狀況來看,走後門、講人情的現象處處可見,金錢與權力也是無孔不入。若故意漠視此現象的存在,稍有不慎,即可能成為公平正義的亂源。

  台灣明天的教育恐怕不會更好,而只會更糟!

  夜深人靜時,可能有不少人會自我反省,往後孩子申請不到理想的學校、科系,只能怪身為父母者,或父母的父母不爭氣。既不是高官巨賈,也非名流大師,當然無法庇佑子子孫孫了。

  「美國行,為什麼台灣不行?」或許,你會如此笑作者:「別杞人憂天了!」

  的確沒錯!美國哈佛大學招生事務處的經辦人員就曾指出,哈佛大學對於校友、教職員、贊助者子女的申請入學,一概給予特別的考量,在系裡留下一定的比例讓他們入學。其他的資料也顯示,甚至有些美國高等學府,還為校友保留百分之十二的名額。

  這樣赤裸裸的坦白,為何不見老美學生、家長有任何不平之鳴?

  其理由安在?

  因為,美國學校多、學費不便宜,而且並非人人都想當大學生。只要有錢,想進大學的機會多得很,所以沒人會計較。

  在台灣,整個背景幾乎完全相異,自然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

  由此可知,廢除聯考,實施推甄及申請制,咱們的教育就能脫胎換骨了嗎?

  推薦甄試及申請入學只不過是另一種型式的升學卡位戰,競爭壓力依然不減。學生甚至從初入校門就開始人人自危,大小考都要考好,各科都不能有所閃失。

  實施推甄及申請,給了「學校取才、學生選校」的彈性,卻也喪失了目前入學方式的公平、客觀性。

 大學先修制

  就如前面所言,入學名額受限是造成教育弊病的首要原因,在有識之士疾呼「廣設高中大學」下,政府也積極配合,開放大學院校的設立。此外,為了降低重考生的人數,紓解聯考的壓力,除了要求大學增額超收學生外,教育部也另闢了一些管道

  教育部宣布,自八十七年九月起試辦大學「先修教育」制度。

  其辦法為,對於高中應屆畢業生,但未考取大學亦未就業者,大學各學系,可在現有教學資源能夠分配的條件下,提供其免試進入大學,隨班修讀的機會。所修學分經考核通過,給予學分證明,未來進入大學時,所修學分可以抵免,學分累計達一定標準者,並可取得新的推廣教育文憑

  對於高中非應屆畢業生,在職人士或一般社會大眾,教育部則鼓勵大學利用寒暑假、夜間及周末假日,開設各類「推廣教育學分班」。

  與先修教育制相同,推廣教育學分班採登記方式,免試入學,修習學分累計達一定標準者,也授予推廣教育文憑。

  為了因應「先修制」及「推廣教育學分班」的實施,教育部擬修改推廣教育實施辦法,規定授予推廣教育文憑的應修學分數。推廣教育文憑等同專科畢業學歷,未來學位授予法修正後,可直接取得副學士或專士學位。

  另外,為配合推廣教育文憑新制,教育部也同時開放大學辦理「大學二年制學系後段課程班」。招收前兩類取得推廣教育文憑的學生,入學修讀學士學位;或者,經由報考大學轉學生考試、二年制技術學系入學考試等管道,進入大學日間班,以取得學士學位。

    先修生兩頭落空

  八十七年首度辦理的大學先修制,吸引了超過一萬兩千人次報名,從報名的盛況來看,社會對此制度的確寄予厚望。

  有些家長,甚至從南到北陪孩子報名,雖然不確定隔年是否可以成為正式生,但他們仍表示「寧願當先修生,也不要當重考生」。

  不過,教育部八十七年五月才宣布推動先修制,暑假就正式上路,操之過急的結果,產生了許多仍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無法妥善解決,不僅無法達到讓許多學生不必重考的目的,甚至可能犧牲了正規生應享有的教學品質

  首先,先修教育制度雖然減少了重考生的數量,卻也使許多名落孫山者,失去重考的能力與機會。

  一旦成為先修生後,由於所唸的學科,都是大學各系自訂的科目,高中課本早就束之高閣,此種「破釜沉舟」的做法,恐怕再也無法回頭參加大學聯招了。因此,是否能取得正式生的資格,進入大學就讀,將影響其終生的發展。

  成為正式生的機會有多大呢?

  某大學主管說,教育部已經限定,各系加收先修生成為正式生的名額,因此,絕大多數的先修生,無法如願成為大學生。

  而各校舉辦的公開考試,是開放給全國的先修生,以及修滿一定推廣教育學分的人士參加。如果,學生修了某系的專業科目,卻沒有通過該校的考試,八成也無法通過他校不同科目、內容的測驗。

  既無法成為正式生,也當不成重考生,先修生兩頭落空的機會似乎是蠻高的

  而先修生的程度,與大學聯招金榜題名的學生相比,可能會有些差距,在隨班附讀的方式下,是否能趕上進度?也值得討論。

  部分學校,如元智、銘傳等,有請專人或先開專班輔導,讓先修生適應情況。但其他學校認為,大學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求知的能力,先修生當然也要自我負責,因此,並無特別輔導的規劃。

  在此種情況下,多數的先修生是否能跟得上教學進度?如果不能,半途而廢的案例可就司空見慣,陷於「兩頭落空」的先修生將何去何從?如何是好?

  教育部到底給了先修生「胡蘿蔔」或「棍子」呢

  此外,也有許多人質疑,先修制會瓜分、排擠到正規生的資源。

  以八十七年為例,共有十四所大學,招收兩千六百多名的先修生,但公立學校只有暨南大學及花蓮師院參與,總共提撥五十三個名額。與公立大學相比,私校校地面積原就負擔比較沈重,教學設備較少,師生比也較低,卻提供了較多的名額,難道不會影響正規生的教學資源嗎?

  有些私校主管不諱言,先修生進入大學後,不見得就能享用與正規生完全相同的資源。例如,電腦網路設備、宿舍、實驗室等並不開放給先修生使用。

  光收錢,卻不提供應有的資源,一校兩制,如此是否會損及先修生的權益呢?

  可能讓先修生淪為二等的學生而再一次受到傷害

  這些參與試辦先修制的學校,其心態是蠻可議的。

    教育業欣欣向榮

  超額錄取、先修制,再加上推廣教育學分班,教育部的「美意」造福了不少學校。

  經濟不景氣,百業蕭條中,獨見教育事業一片欣欣向榮,成了萬般慘綠中的一點嫣紅。

  學校有福可享,學生卻有難可當!

  有些學校,每到用餐時間,通道上但見人山人海,萬頭鑽動,寸步難行,不明究裡的人,還以為到了「人肉市場」。

  有些學校,每堂課僅有五分鐘的下課時間,學生除了拿來趕教室外,還要大排長龍等廁所,真是苦不堪言,尤其是女性學生。

  有些學校,超收學生後,竟然要求任課老師厲行「當人政策」,美其名是要求學生「力爭上游」,說穿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是「學店」賺錢的新手法!

  欣欣向榮的教育業,帶來了什麼樣的教育遠景呢?

  「數學零分也有可能進大學讀理工學系,總分三百分中,只要五十分就具有繳交志願卡的資格,六十二分就可以上大學,九十分就能成為國立大學學生。」

  這不是補習班的誘人廣告,而是八十六年,首度舉行的「北區大學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的招生實況。

  難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教育?!

研究所在職進修

  為增加在職者回流高等教育的管道,教育部也決定擴增研究所招生名額,以及改變研究所招生方式,期使社會人士取得高等教育文憑的通路更寬廣。

  教育部指出,目前研究所雖有設定在職生名額,但比例只有一成,且因與一般生採取一致的入學標準,使得在職人士的錄取機會相對降低。

  此外,在職生課程也並未單獨規劃,上課時間仍在白天,與工作相衝突,造成部份公司不鼓勵,甚至不願員工再進修。

  至於目前大學開設的研究所推廣教育學分班,修習後雖可取得學分證明,並於研究所入學考試錄取後抵免學分,但在職生能夠考取的機會是微乎其微,效益不彰。

  因此,為讓更多的社會人士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唸研究所,提高教育程度,教育部提出兩大方案。

  第一是為在職人士規劃碩士在職進修專班。教育部表示,未來各校申請增加在職生名額,將在確保教學品質前提下,從優核准,逐年提高研究所在職生的比例,使在職生和一般生的比例能達到一比一。

  教育部說,為配合在職生的需求,碩士在職專班的考試日期與甄試方式,與一般大學碩士班有所區隔。除全面採計在職經歷、工作成就、各項榮譽獎項外,個人著作與出版書籍也可列入採計加分,上課時間、修業年限等也給予較大彈性。

  第二項方案則為擴大辦理研究所推廣教育學分班。鼓勵大學在資源條件允裕時,擴大辦理推廣教育學分班,以彈性授課方式,讓在職人士免試進入就讀,經考核通過者,發給學分證明。各校可於研究所招生名額百分之廿的範圍內,辦理公開甄試,遴選累積一定學分且成績優良者,繼續修讀,取得碩士學位。

  為了配合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的開辦,以及研究所推廣教育學方班的擴增,教育部也將修改「學位授予法」。在職生的畢業論文可以實務性論文代替學術性論文,甚至取消在職生需撰寫論文的規定,授權學校自行決定,以加修學分取代論文。

    研究所大放水

  正如大學部拼命「增肥」一樣,教育部擬開辦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的作法,是否曾詳細評估過其可行性呢?

  如果沒有,在「入學標準降低,學習品質降低,以及畢業要求降低」下,只是讓研究所淪為大學的「替代詞」。「研究所」不再是專業學術人才的進階培育,反而徒費教育資源,並拉下學術名器的尊嚴。

  至於合法縱容各校擴大辦理學分班的不近情理,正如上述大學先修班及推廣教育學分班一樣。

  如果學校擁有的資源不足,怎能准許超收學生人數?反之,在資源不虞匱乏下,何不透過「進門容易出門難」的品管、品保作業,直接讓學分班的學員成為正式的學生?

  「學分班」這種先上車,再想辦法補票的作法,學生既缺乏學籍而學校卻高額收費,依稀可見官場「鬻官賣爵」的影子

  歷經數十年的嚴格控管後,不少當年未能更上一層樓的在職人士,如今都想一償宿願,因此,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及學分班擁有廣大的市場,不論公、私立,學校都樂於開辦。

  以八十八年學年度首度開辦的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為例,各大學已經出現搶辦熱潮。目前,教育部已正式核定三十二校、一百四十個碩士專班所及學程,提供三千四百六十三個名額,專供在職人士就讀。

  可預期的是,未來碩士在職進修將是許多學校的重要財源收入。在研究所學雜費完全由各校自主下,目前部份學校的學分費用,已高達每學分一萬元,卻依然門庭若市,有點像當紅時的「葡式蛋塔」專賣店。

  以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的高階管理人才碩士班為例,在「名校」的號召力下,不但報考者多,外傳不是大企業家、高級官員,或是社會知名人士,只能望榜興嘆,無緣擠入這個企管教育的上流社會!

  部份論者認為,積極爭取入學的這些企業菁英,藉著「進修」以開拓學經人脈的動機,要遠大於他們追求新知的動機。另外,學校也可獲取可觀的學費收入,同時將觸角伸向企業界,以拓展人脈,為未來籌措「校務發展基金」扎下基礎。

  在職生的社會地位與成就,往往是學校倚重的資源,因此,學校怎敢得罪這些大有來頭的衣食父母?教育部如何監督這些學校招生是否合理、公平?如何確保這些學校不會為了討好事業有成的學生,而在授課、考試等方面刻意放水呢?

    警大案例的警惕

  八十八年,警察大學首度辦理的研究所碩、博士班推薦甄試,原本限定報考者應具備警界二線三星的資格,並且考試方式只有口試及書面審查,沒有筆試。

  警察大學表示,許多服務警界的中高階警官,因其影響面較廣,在面臨當前社會治安惡化、民眾望治心切下,為了讓他們有機會再接受警政新知,並使理論與實務充份結合,所以特別給予再進修管道與機會,期使有效改善日益惡化的犯罪問題。

  這種「名正言順」的解釋,任誰也無法接受。

  輿論終使警大有所警惕,不得不修正原本理直氣壯的招生規定,但是,類似的招生方式,決不會就此絕跡!

  為配合國人「學位第一,文憑至上」的固有觀念,近年來,教育部諸多教改措施,只用心在「廣開學位之門」之上,卻不兼顧教育品質的提升,如此,只會導致更多的人醉心於學位的追求。

  例如,八十八年一月二十二日,元智大學與陸軍總部簽署的「共同推動終身教育」意向書,明定「在二零一零年前使陸軍校級以上幹部均具有碩士或相當學歷」。依此類推,官大真的學問就大,將級軍官也可自動獲得博士或相當學歷了。

  當學歷提高時,學力是否也跟著提升,不無疑問?

基本學力測驗

  八十七年五月,教育部鄭重宣布:從九十學年度起,將廢除實施多年的高中、職及五專等聯招考試,改以「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取代。

  同時,教育部長也建議:大學聯招考試應同步走入歷史,使我國各級非義務教育的入學制度,能擺脫長久以來的聯招陰影,邁向新紀元。

  教育部表示,未來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考科,可能是國文、英文、數學、社會和自然五科。所有國中應屆畢業和重考的考生,都必須參加這項測驗,再以此成績參加高中、職和五專的多元入學管道升學。各校會訂定入學門檻成績,以及其他參考條件,並依其需要,自訂基本學科能力測驗所占入學條件的比率標準,必要時甚至可占到百分之百。

  推動此案的人士認為,基本學力測驗一年兩試,比現行聯招多提供一次考試機會,可改善現行聯招一試定終身的缺失。而且,入學標準可採計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在校成績與表現,以及其他條件,能降低學生「一失足成千苦恨」的風險。

  在學生評量標準上,基本學力測驗作業是由專責機構負責。其命題試題經過長期研究,效度、信度和難度均有科學依據,應該會比目前聯招臨時抓人入闈,短短數日內閉門造車的品質還優。

  教育部長也說:

  他希望這方式能夠扭轉,以往升學考評僅重視智育成績的缺失,而將重視全面能力與多元方式的評量,兼顧認知與情意的目標。

  他希望這套測驗能考出學生「會什麼」,而非「不會什麼」,讓學生表現出他們的能力,而不是考倒他們,也耍讓補習變得沒有用,不正常教學發揮不了作用。

  坦白地說,這些理想是滿高的,但事實上又將如何呢?

     換湯不換藥

  判斷一名國中生的基本學力,究竟應該包括那些呢?

  如果,基本測驗的內容擺脫不了目前聯考的影子,測驗的科目、內容仍和聯考差不多,又怎能分辨出每位學生的性向而適才適教呢?

  如果,基本測驗的內容是教育部所指的生活能力、人格教育、繼續學習能力、智力成就等等時,要把這麼多的繁雜內容,轉化成可測驗的題庫,絕對是個高難度的挑戰。在民國九十一年廢除所有入學聯招前,短短三、四年間是否可建立起來呢?

  按照教育部的規劃,未來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考科,可能是國文、英文、數學、社會和自然五科。這五科是否確實就是「所有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學力學科

  舉例而言,對於一位將來可能選讀英文系、法文系或中文系的普通高中學生,其所需的「國中基本學力」是否應該相同呢

  此外,這五項「升學」科目的規劃,是否會讓所有國中階段的學生,其「學習方向」仍然受到限制呢?依現況來看,基本學力測驗所得的成績是入學的主要依據,學生的學習重點仍會耗在這五科上,如此焉能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呢?

  將基本學力測驗的成績,與高中、職及五專的入學聯繫在一起,又怎能期待扭轉考試領導教學的舊習?改變惡性競爭的醜態呢?

  在爭奪明星學校的有限入學名額下,說穿了,考招分離的基本學力測驗制,與現行考招合一的聯考制度差異不大。只不過把各區的聯考變成全國大會考,從一年一次變成兩次,而且把統一分發改成個別申請罷了!

  以基本學力測驗替代聯考,所有學生、家長、老師、學校,仍會以準備聯考的方式,應付這項測驗。這種改革只是換湯不換藥,雖無聯考之名,卻有聯考之實

  除了參考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外,各高中、職可自訂不同的選才標準。但是,在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差異仍然很大的情況下,屬於技職體系的高職學校,當然還是無法吸收到素質較高的學生。而每一位具有不同能力的學生,仍無被肯定的機會,技職生仍是跳脫不了次等的地位。

  總而言之,以基本學力測驗代替目前的聯考,現有的教育弊病幾乎屹立不動。只不過是多增加學生一次考試機會而已,然而,卻有可能引發申請學校時的不公平。

  尚請執事者三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