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拚名校,不靠神仙
中國時報 2007.05.25
賴正義(作者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研究員)
報載教育部長日前在雲林縣演說時指出,台灣的教育問題在於拚名校的壓力,拚名校的文化一直都在,即使玄天上帝也沒有辦法解決,如果說有就是在吹牛。而根據許多學者研究,進名校拿文憑確實是我國教育問題的基本癥結所在,因為,一紙伴隨一生的名校文憑不僅彰顯學習成就,也意謂著璀璨的未來前程。可見大家拚名校,問題嚴重。
從四一○教改運動以來,政府及民間都付出了可觀及可貴的心力及物力,教材改了,聯招廢了,入學更寬廣了,但是邁入名校的窄門依舊,為了擠入這道窄門,原有的升學主義、文憑主義所衍生的諸多教育積弊則依然不變。遺憾的是,各界批評教改之聲時而可聞,卻無法提出相對有效的因應之道,連肩負教改重責大任的歷任教育部長都束手無策,慨嘆即使神明也無法解決。
為了改善名校文憑主義的缺失,教改人士或教育學家曾提出「去明星觀念」、「去明星學校」、「去學校」等改革方式,惟因不符合國情、人性、社會需求而未能竟其功。筆者多年來參酌近代鬆綁、多元、大眾教育、市場導向等人才培育理論,以及學力認證、終身學習等人才培訓概念,構思出「去學校文憑」的教改方案,期能達成「有教無類、彈性多元、因材施教、客觀公正、質量並重」等教育目的,茲提出供參。
其基本假設為:文憑不再與學校有關,當然就沒有明星與非明星學校文憑之別,原本名校文憑的光環及其衍生的優勢再也不能伴隨學生終身。學生選校將不再僅著重於學校的排名,而會考量學校所有相關條件、個人需求興趣等多方面因素,社會大眾對學生程度的判定也不再光憑入學時的學校招牌,而會審度其畢業時的學習成果。此外,以畢業把關替代入學把關,可確保或提升教育品質,達到質量並重雙贏目的。
其實,學習機構與檢定機構分離之方式已廣用於今昔社會諸多事務上,具有良好的實證效果,其中心做法為:由政府及民間依據國人需求廣設各級合格教育機構,讓每一有心向學的國民皆有接受各級教育的充分機會,達到有教無類的目的。各類型學校擁有自主開設各式各樣課程的充分自由度,提供多彩多姿的教學方式以吸引學生,學生依其學習能力或意願自主規畫學習之旅,以達彈性多元、因材施教等目的。
此外,另成立類似現行大學入學考試、語言測驗等具公信力之專責常設機構,每年舉辦數次不同等級及學門類科的檢定考試,並設置具可信度的題庫,消除人為偏好因素的影響,達到客觀公正的目的;試題難易程度視國家人才培育政策目標而定,須能反應出考生的學習學力水準,檢定考試則沒有通過名額的限制,如此可達質量並重的目的。
如此做法,才是解決拚名校文化的釜底抽薪之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