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義/北縣樹林(台電土木工程師)
近日來,由於宋楚瑜先生請辭省長,使得「廢省」一事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身為公營事業的員工,對此的感受可能比一般人更為深刻,因為「廢公營事業」也成為國發會的共識之一。
公營事業是否須民營化?、這決非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社會問題,看待此事應跳出經濟學家利潤掛帥的窠臼,我們不禁想問,公營事業所有權私有了,經營效率就會提升?公營事業財團化後,還能達到社會財富平均分配,維護社會公益的原則?民營化後形成新的獨占、壟斷,將會如何衝擊產業秩序?寡占的民營公司以非常手段對付失去籌碼的政府時,政府有能力因應嗎?在無利可圖之下,窮鄉僻壤是否將沒有便利的民生設施?失去公權力作為後盾的民營事業,如何解決營運發展上所面臨的問題?外資若介入國計民生事業,國家命脈是否可能盡落他人手中?在高失業率的今日社會裡,民營化後的裁員是否會引發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總歸一句,公營事業民營化真的能帶來社會整體福祉嗎?事實證明,民營化只能賤賣體質較佳的公司,虧損者無人問津,變賣公產根本無法解決日漸困窘的財政負擔,政府還會因此背負更沈重的包袱。中工事件也在在顯示,民營畫化後的幾家公司幾乎都成了財團的禁衡。鑒往知來,我們深信,物競天擇應是原始動物社會中求生法則,互助共存才是文明人類社會中生存之道,任何犧牲眾人福祉的經濟活動豈能見容於現代社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